事和理是一对,有其事必有其理。事上的林林总总,理是什么?全是我这一念心中所现物,这是理,家、国、天下没有出我这“一念介尔之心”。蕅益大师用“介尔之心”,介尔比喻极其微小,就是一个念头,这些境界,这些万事万物,都没有离开我的念头,就是我的念头变现的。离开念头,没有事物了。这个念是依真心而起,离不开真心,真心没有动摇过。念头依真心而起,真心是念的体,念跟真心和合在一起。念头叫什么?叫妄。为什么叫妄?因为它不长久,它是瞬间、瞬间在生灭,所以叫妄。真是不生不灭的。可是不生不灭和刹那生灭的合在一起,分不开。一起念头,立刻就现出物了。
现在我们要格物,格是正的意思,把物给正过来,怎么正?把心正过来,就把物正过来了。因为物没有离开我这一念心,所以我心一正,身也修了,家也齐了,国也治了,天下也太平了,这是大学之道,这是成圣之道。我们果然能够明白,原来心外无物,一切物皆由我心所造,我们的信才真正踏实,绝对不会往外攀求,我们只会求自己。
纯善真信内外和谐
《论语》我们讲到这里,已经多次地重复这个理念。譬如孔子讲“为政以德”,就是告诉我们,自己修德便是从政;“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我们把德修好了,我们治国平天下的事也能够完满了。为什么?因为一切物皆由心造。家国天下,哪里是我们心外的物?所以,一正一切正。换句话讲,一歪就一切歪。假如我们心里有烦恼,心不得其正,身也不修,家也没齐,国也不治,天下也不平了。
前几年有一部影片,刘德华主演的,叫“天下无贼”,剧情很有意思,道理、味道很浓。这是讲在一列火车上,有个叫傻根的农民,在大城市挣了钱,准备回老家盖房子娶媳妇。傻根心地很厚道、很老实,他不相信天下会有贼。他带着很多钱在身上,结果遇到了两伙贼,都想偷他的那包钱,但是他不知道。
有一伙贼是一对男女,想欺骗傻根,但傻根非常厚道,被他们骗也不知道,还想去帮助他们,把他们都打动了,觉得他太纯朴了,不忍心再去偷他的钱。这证明什么?盗亦有道。贼也有道,什么道?良心,贼人也有良心。良心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本善。这个本心跟圣贤的本心无二无别,没有区别,是同一个心。只是贼人的贪、嗔、痴很重,把本心覆盖得很深,所以他才会造作这些罪业,当遇到真正纯朴、善良的人,他也会被感动。所以这两个贼看到傻根这么纯朴,就决定要保护他,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想。
另一伙扒窃的团体也想偷傻根的钱,就跟这男女二贼明争暗斗。火车上还有便衣警察,也卷入了这场斗争,警察们要捉贼。后来傻根的钱被掉包了,他也不知道,一直坐着火车,哪里知道火车里这么热闹。这几伙人一直在打斗,打到最后,钱又回到傻根那,傻根还是不知道,然后他下了火车,带着钱回家了。
这部影片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傻根心里没贼,他的天下就没贼。我们心里要是有贼,觉得天下都有贼,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好像个个都象贼。这是什么?自己有贼心。我们的心里无贼,我们的天下就无贼,心里有贼,天下就有贼,一切法由心想生。
这部影片里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词,是傻根对着那些贼人讲:“喂,你们谁是贼?站出来给俺老乡看看。”叫了两声,没人站出来。然后他对他老乡说:“你看看,怎么样,没贼吧?”他就不相信有贼,他心里真没贼。他傻不傻?他不傻,他活在一个纯净纯善的世界里,他的天下没有恶人、没有贼人,他的天下都是好人。他见到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他的天下不就是太平的天下吗?他的世界不就是和谐的世界吗?
和谐世界怎么和?首先把我们自己心里的贪婪、猜疑、嫉妒、瞋恚,对人的不信任、怨恨,这些诸多的烦恼格除干净,我们的心就和谐了,心和谐了,世界就和谐了,宇宙就和谐了。所以我们一般人觉得傻根很傻,哪里知道,我们要是怀疑猜测别人,看别人不顺眼,说别人的是非,批评人、毁骂人,看人都是贼,自己比傻根还傻。我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充满恶贼的世界,自己是不是比傻根还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