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1)(1 / 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而有信成就圣学

蕅益大师讲,“不信自己可为圣贤,如何进德修业”。

这个信又讲到更深层次了,不仅是说话要守信,不能打妄语,说到要做到,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信自己,信自己可以成为圣贤,这是学道的关键。我们能不能成就圣贤,信心是根本。有了信的力量,我们才能有动力,才会锲而不舍,进德修业。所以先要信自己,这是自尊自爱,待人才能诚信。如果不相信自己,也不会相信别人,待人就不可能诚信。不相信别人,就是生活在怀疑的世界里,这是一个烦恼的世界。所以,信先讲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跟西方的文化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华传统文化讲自信,信自己可以成为圣贤。西方的文化是建立在基督教、天主教宗教文化上,先信自己是罪人,然后信上帝来救他,这在信心上就不同,天地悬隔。

蕅益大师强调信自己可以成为圣贤,这个信是关键。在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里,他讲了六个信,我们用这六个角度的信来诠释孔子讲的“人而无信”的信,那就讲得非常圆满了。这六信是什么?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学习圣学,该如何来落实这六信?

六信内求探寻自心

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第一个是信自,信自己本来是圣贤。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得先信“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相对的善,是“本善”,它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是纯善,无丝毫的恶。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圣贤,现在要学圣、学贤,当然可以成圣贤。有了这个信心,才能够进德修业。

圣贤之心跟我的心无二无别,这叫真心。所谓真心,不是我们身体里的心脏,不是这个肉团心,也不是我们能思维、想象、推理、研究的意识心,真心是真如自体,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所谓“竖无初后,横绝边涯”。初和后,是过去和未来,这是时间观念,真心没有时间观念,它超越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在真心当中同时存在;在空间上没有边际,十方法界,宇宙万物全是真心所变现,这是我们的本心。这个本心本来觉悟,本来纯净纯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