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乱蹦乱跳或大声叫嚷,让人感到很讨厌,或者尽管你已经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上场时间”给了他,他还是一刻不放松地缠着你。这时,应该告诉孩子你需要一些安宁和清静。玛莎是以权威的口吻来告诉孩子这一点的:“你们的做法破坏了我的宁静。”这样的信息帮助孩子们在自己的环境中尊重别人的权利。即使是已学会了如何制止孩子们吵闹的父母,能够得到的也只能是这么多了。
暂停结束,驱散阴霾暂停时间到了之后,那就结束了。孩子已经达到了你所要求的暂停时间,现在他该自在地过日子了。你应该向他传递这样的信息:你现在希望他能够乖乖地、安静地玩耍。尽可能地让孩子开始一项新的活动。
父母作为裁判学步期的婴儿和年龄幼小的儿童通常在玩耍的时候都十分专注。如果在一个很小的地方有许多的孩子和许多的玩具,他们会受到过度的刺激而异常兴奋,陷入疯狂的玩耍状态,从而失去控制。这不但是人的眼睛和耳朵所不能忍受的,而且也会使孩子的玩耍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如果你感到孩子的游戏正在变得失去控制,那就应该在真正失控之前或者在你感到讨厌之前对孩子的行为叫暂停。拿走一些玩具,并且把孩子们分开,或者改变活动的内容。这时也可能需要让孩子们坐下来,给他们读上五分钟的故事——好比是一场吵闹的游戏中间的半场休息。
当好几个孩子在同一个房间里,并且他们的行为开始变坏的时候,通常很难弄清楚谁是主谋。有时候你要做的只能是把每个人都隔离开来。你可以指导他们把各自的椅子分开,在房间里以一定的间隔排开,在他们能够重新开始比较安静的玩耍之前让他们坐上五分钟。有时候要拉大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让一个孩子坐在厨房的暂停椅子上,而让另一个孩子待在客厅里。孩子们通常都会感激他们的照料者把他们从自我造成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尽管他们很少明白地表达这种感激。他们会判断何时需要你伸出手去进行援助。有一次当孩子们玩得疯狂地吵闹起来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孩子从争斗中退了出来,走进我们的房间说:“我们需要暂停。”
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让孩子们去体验他们的选择所产生的结果,这是使他们学会自律的最佳途径。这样的经验教训会让孩子记忆持久,因为它们来自于真实的生活。生活中的大多数成功都有赖于作出明智的选择。能够预先考虑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结果,并且以此为根据进行选择,这是我们希望孩子学会的一种技巧。
培养孩子对坏选择的自然免疫力让自然产生的结果教育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工具。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他不小心,于是就跌倒了;他用手去抓烫的东西,于是被烫伤了;他把自行车放在车道上,车就被偷了。聪明的父母将他们的孩子保护到不受严重伤害的程度,但不会过分地保护孩子以至于孩子不能从自己的愚蠢行为而导致的结果中吸取教训。在成长过程中,一定的瘀伤和擦伤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具有教育意义。
在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作出许多不明智的选择。在合理和安全的范围内,应该让你的婴儿去探索、去经历失败,让他跌倒,让他去学习。应该要求学龄前的孩子帮你一起清理他所造成的混乱。让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去体验由于在上床睡觉之前没完成作业而受老师的处罚。经过数年体会各种各样后果的滋味之后,孩子就进入了青春期,至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坏选择产生免疫力,已经具有了一些作出决策的真实经验。与你保护性的说教比起来,孩子们能从自身的错误中学得更好。
青春期是错误选择所产生的结果相当严重的一段时期。已经学会了处理小过失的孩子似乎更能成功地应对大的错误。要明智地培养孩子对坏选择的免疫力,你就必须在过分保护孩子和随他去(“让他受伤好了,他会学会的”)之间找到平衡。在前一种情况下,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缺少处理不可避免的冲突和危险的实践。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没人关心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前面都还会有艰难的日子。
有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为孩子提供指导,说明你的想法,然后就退到一边去,让结果来教育你的孩子。
应该将每一个结果都利用起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时机,而不是当成幸灾乐祸的机会。避免这样开头对孩子说话:“我早就告诉过你了,”或者“如果你听了我的话……”应该相信你的孩子已经从这些生活的小挫折中学到了教训,可以过后再来评述每一个情形。应该不断地重复提醒孩子,使孩子明白他的选择会起到关键的作用,他的行为会对以后发生的事情产生影响。你要让你的孩子意识到,一旦他作出了明智的选择,尽管这样的选择可能并不那么容易,他就会过得更开心,他的生活会过得更为顺利。应该让结果自己来说明问题。孩子打翻了自己的苏打水,那就没有苏打水了——无需你作出评论。
用合乎逻辑的结果来纠正孩子除了让自然的结果教育孩子之外,你还可以为孩子设置一些为了取得长久的学习效果而由父母专门制造出来的后果。在我们的儿科实践中,有父母尝试过这么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我们的儿子4岁了,我们刚搬入一所新房子。他有了一套全新的卧室家具,感到很得意,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享受着自己的,在卧室里与朋友们一起玩耍。到了朋友们该离开的时候,我们的儿子开始生起气来,老是把门重重地关上。我们叫他停下来,耐心地向他解释为什么他不应该老是‘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三十分钟之后)我们告诉他,如果他继续这么做,他就不再享有这扇门带给他的,爸爸会把门拆掉(他脸上露出一种不相信的神情,好像在说:‘是啊,当然啦,爸爸会把门拆掉。’)。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每当他有一点不顺心的时候,他都会重重地把门关上。这样到了第四天,他出去玩了,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他卧室的门已经从门框上拆了下来。他只有在想要重重地把门摔上的时候才注意到这扇门,可是门已经不在那儿了。一个星期后我们把门装了回去。到现在已经四年过去了,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摔过门。”
我们的埃琳在10岁的时候很珍惜她的自行车,但她时不时会粗心地通宵把它留在屋前的人行道上。在那样的晚上,我们都会把自行车放到车库的椽子上去,好几天她都必须从旁边经过,看着自行车放在上面。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深刻而有力的提醒,要她好好照管她的自行车。从那以后,到了夜里自行车就会被安全地放在车库里固定的车位上。
为了获得最大的学习功效,你应该在消极的结果和积极的结果之间加以平衡:经常练习钢琴的孩子,很快就会弹奏琴谱中的所有曲子,并且在独奏表演时受到由衷的喝彩,这些都会让他心情激动。一向爱护自行车的孩子,当他长大了不能再骑那辆小车子的时候,就应该奖他一辆新的。要是他不爱护自行车的话,那他就该得到一辆旧的,或者什么都得不到。每次都把体育用品放在相同地方的孩子会得到一种很好的感觉,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心爱的球棒或足球。
在这些例子当中,任何或言辞上的惩罚都不会像自然、合乎逻辑的结果那样具有长久的教育意义。通过那些结果,孩子会把他自己的行为与后果联系在一起。你在他的心中注入了这么一个信条:要对你的行为负责。
各种诱导措施
孩子和成年人都根据快乐原则来做出行为:得到回报的行为会继续下去,得不到回报的行为会终止。虽然你不必走极端,像行为科学家那样在老鼠的面前吊一块奶酪,引导它们走出迷宫,但你还是可以创造出有新意的方式,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良好行为。各种诱导措施有助于使家庭生活进行得更为平稳:“谁第一个上床,就可以挑选故事。”
为了起到作用,给孩子的任何奖励都必须是孩子喜欢和热切渴望的东西。你可以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帮你拿主意:
·“如果你可以和妈妈或者爸爸一起来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它们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