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峦扫了丁谓和王钦若一眼,微微一笑,举杯说道:“文章如鬼魅,信则有,不信则无,岂能当真。同饮,同饮。”
眼见高丁二人碰了杯,王钦若笑道:“高大人如此说来,倒也入木三分。边塞苦寒,凭它怎么,也强不过中原风光。大梁海内之膏腴,汉祖得之,则齐楚之敌,相继败亡;梁王守之,则七国之师不敢西向。王气长存,万世之都。若论景色,城内无数,畿野万千。真是数不胜数,难评难说,欲举一例,竟取舍不出。”
高峦喷声哂笑道:“好!果然好景色!实在好风光!然而景色风光太多,亦非什么好事。如咱那鸣沙小县,也只数景。但景色各异,颇易取舍。峦试诵之,诸公看易识否?”
高峦说着,以筷子轻击桌面,吟唱起来:“翠壁丹崖指顾间,随时风物自阑珊。六花凝素寒侵眼,徒倚危楼看玉山;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蒙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秋城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过雁数声清坠玉,征人何处问寒衣?黄河东下自昆仑,浊浪排山晓排律。来往行人喧古渡,只因名利少闲身。以上是我鸣沙景色中的数景,分别为黑山晴雪,芦沟烟雨,鸣沙过雁,黄河晓渡。诸公以为如何?”
“好!果然好景色,琼林玉树,日月丽天,屈艳班香。干一杯!”寇准拍案叫绝,举杯一饮而尽。
正沉思品味的众人,被老寇吓一跳。定睛看时,见他握杯静默,整个人凝固了一样。
大家以为老寇噎着或呛着了,顾不上看王钦若的猪肝脸,都瞪着寇准看,老寇却吐口长气,喝道:“好句!水底月为天上月......”吟出这一句,寇准又凝固住了。
众人眼见得老寇神一出鬼一出的,都是乐不敢乐,不乐又憋的慌,啼笑皆非地望着他。
原来,寇准受高峦诵景的影响,突然间想起一个好对子,但只得了上句,下面接不上了。于是,老寇雕像般地静默了一阵后,空着的右手开始在桌面上划拉。
向敏中忍不住地推他一下,问道:“平仲兄,你怎么啦?”
“对子,捞对子。好不容易得了上句,这下一句掉水里了,怎么也捞不上来了。”寇准茫然地回答着,手仍旧划拉着。
大家闻声愕然,愣怔了一阵后,忍不住地放声大笑。
捞对子,用词刁钻,却又不失古朴高雅。人们素知寇准诙谐多智,不知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所指,借故嘲讽王钦若一干人。这个乐呀,恨不能笑塌天。
老寇还傻呵呵地问:“怎么啦?你们都笑什么?”
杨亿刘筠两个少年,乐得鼻涕眼泪一齐流淌,捂不住,擦不及,便用袖子掩住。
寇准莫明其妙,忍不住地又问:“你们笑什么?怎么,句子不好?水中月为天上月,谁来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