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子确实够破的,院墙是土坯垒的,院门是用棉槐条子编成的。院子里堆了一些秫秸和玉米茬子(就是玉米的根部,可用来烧火),栽了两棵一人来高的小枣树。靠东院墙有个草棚子,里面有了炉子和锅灶,还有些农具和一辆独轮小推车。
“我妈”领我刚走进院子,一个声音就在屋里叫着:“玉儿啊,你妹妹醒了,你快带她出去玩,我这还有的是事儿呢。”
“我妈”喊着:“妈,有个解放军大姨找你!”
这时正屋的房门一开,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出来了,身后一个梳着朝天辫的小女孩紧紧揪着她的衣襟。
“是解放军同志啊,你这是打哪来啊?你找我?”
我看看她,一点不错,她应该就是我的姥姥。尽管我没见过她这么年轻的模样,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我急问:“李师傅在家吗?”
“他不在。公社修水利,他在工地上住着呢,你是找他?”
我心里庆幸,不在最好。我这假话就好编了。
“对,我是找他有点事。不过,跟你说说也行啊。”
“那,快进来吧。”姥姥一边把我往屋子里让,一边歉意地说:“家里又小又乱,真是对不住了。”
我跟她进了屋子。里面光线不足,坐到堂屋的方桌边过了一会,我的眼睛才适应过来,同时也看清了“我妈”家里的摆设。
这是三间草房。墙是又宽又厚的土坯垒起来的,然后抹了一层黄泥,上面贴了一些旧报纸。泥墙不大沾糨糊,因此不少墙纸都卷了起来。屋子里面家具不多,堂屋只有一个油漆剥落的方桌,两把椅子和三四个方凳,门后一口大水缸,西屋有个旧得看不出原来色彩的衣橱,一张大土炕,东屋没有炕,用半截砖支起来几张床板,上面放着简单的被褥。
看着这些我一阵心酸。我没想到“我妈”当年过得这么凄凉。我庆幸自己找到了她,我决心一定要全力帮助她走出困境按照我原来的计划,假如我姥爷在的话,我就冒充是他厂某个工人的亲戚,比如那工人的侄女啊外甥女啊什么的。至于那“某个工人”,我可以瞎编一个名字。那是个大厂,有好几千人,他根本不可能都记住。我以那人亲戚的身份来看望一下李工程师,勉勉强强也说得过去。
他如果不在,事情就更简单,我就使用另外的一套“瞎话”。
一边喝着我姥姥给我倒的茶水,我一边就象真事一样编开了故事。我对她说,我的叔叔是李工程师指导过的一个技工。当年,李师傅给了他很多的帮助,终于使他成才,现在他成了技术员,出国去了非洲。他委托我一定要想法找到当年的“师傅”,好好报答报答他。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