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那云雾之中山顶之上朝南之方有个仙洞,仙洞就在夸父坟墓的正下方,住了一位女仙狐,修炼也有千年。可以幻化成人形,只是火候未到,与人伐杀功夫还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仙狐早就知道,山腰中那樵子,每逢天晴都至此樵柴,樵满—大担便挑到山下集镇上去卖,卖得银两,换些油盐回来。今天这仙狐又“隐”了身,偷偷的站在樵子旁边,看着他挥釜砍樵,又听他放开嗓子唱歌。
又听他唱起一曲“山坡羊”:
“无官何患,无钱何惮休教无德人轻慢。你便列朝班,铸铜山,止不过只
为衣和饭,腹内不饥身上暖。官,君莫想!钱,君莫想!”
听到这里,仙狐心中暗暗跟他和—曲,也是“山坡羊”曲儿唱道: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单飘亦乐哉。贪,气不改!达,志不改!”
又听他唱一曲“普天乐”曲儿: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界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鷃高低。”
仙狐心中暗暗又跟他和—曲,便是“双调”曲儿: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山也爱咱。”仙狐不但看他樵柴唱歌,至夜来黄昏时还偷看他在山泉处,褪去衣物冲凉洗澡。她喜欢看他虬起的满身肌肉,和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表情。更有那胯下,降红的话儿,那是传世的灵根,那是造物主的艺术杰作,那是女娲娘娘给天地万物奉献的至宝。
这里极北苦寒之地人迹罕至,仙踪亦无。这里没有争斗,也无杀伐,更无争权夺利的外争内讧,那仙狐虽然火候稍欠,也乐得逍遥自在。然而,修炼之苦却是难度寂寞,枯燥乏味。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冬去春来,望不断的白云,看不完的彩霞,月亮圆了又缺了,大雁飞回去又飞过来……
那仙狐来自苦寒,生性善良,心地纯朴,虽然明知那砍樵郎,深受灵石的影响,十八岁得道仙体之身,也无略夺之心,只是苦苦修炼,成那得仙之体,永葆芳蓉不死之躯。那仙狐闲时也至山下集镇之中置些书、画、笔、砚,带进山中洞府修习,学习做人法则,也学习些礼、义、兼、耻。
既然狐仙成人,那必定要入乡随俗,去其狐狸野性,修习为人处世之道,是其必然。这些学习之道,既打发时间,又陶冶人的性格,还增加知识才华,何乐而不为之。然却那修炼之体,到了一定程度,越是灵气充溢,越是欲火烧心,如果不好好把握将全功尽弃。其实,那是仙体将成,糟粕未尽。只要好好把握,去其糟粕,仙体必定自然而成。
然而却有那么一天,正是五月月圆之夜,那已成美丽人形的仙狐,下身汹涌澎湃,挎下那绒草之中,小小雀窝,澎怅充血,奇痒难耐,乳峰高耸,面红耳赤,口干舌燥。其实这就是原始的发情,不管人兽都是一理,冥冥之中,早由天数所定,怪不得何人。其实那仙狐,有事无事,闲来散步之余,也隐身或是明眸偷睇过山腰中的邻人,也似有心议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