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笃神甫来了之后,马上就投入工作了,在晚上教《几何原本》,这些学习几何学的飞虎军成员自从何大化跟张文秀去澳门后就停课一个多月了,得马上补回来。
在张文秀的计划里,这些神甫和助理修士都得干跟宗教无关的事,只有何大化可以自由传教,等到他们干出了工作成绩后再慢慢放开传教的限制。
至于其他的人,魏玛笃不但负责绘制韶州府、南雄府城池地图,还要负责教张文秀给他派来的学生制图技巧,也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巴莱笃负责整个飞虎军的步兵方阵的训练,在他的建议下,飞虎军的编制作了一些调整,把原来的五个大队升级为五个营,原来的五个大队长升为游击将军,每个营设六个大队,每个大队辖六个中队,每个中队辖八个小队,每个小队十人。这样一个营就有近两千九百人,每个营除了配置由火枪兵和长矛兵组成的步兵方阵外,还有炮兵、工兵、医务兵和探马等等。这样,飞虎军由原来的近万人扩展为一万四千多人,补充的兵员主要由矿民组成。另外,自己现在还有很多工匠和民及船夫并没有编入军队中。
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马驻扎在韶州府以外的府州县,编制的调整的完善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在韶州的十几家盗矿豪强家族被飞虎军剿灭后,其控制的矿民纷纷要求加入飞虎军,毕竟,现在粤北都知道张文秀的飞虎军的待遇非常好,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这对于被豪强剥削控制的矿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对于这近万的矿民的处理,张文秀也是非常伤脑筋。因为矿民也是有些良莠不齐,并且有些矿民还有家眷在韶州,这对于张文秀来说是个大负担,因为自己马上就要撤出粤北和湖广了。
于是,张文秀认真鉴别,从里面选出了四千人,主要是精壮,这些人由于基本是外地人,大都没有家眷,对于有家眷的,还有张文秀认为不合适的,都给了他们每人五到十两银子,也算是对于对于他们最内应帮助剿灭老东家的报答了。
这四千精壮矿民将被分配到各个营里,先进行列队训练,把他们的一些暴戾之气消磨一些,张文秀准备把他们培养成炮兵、爆破兵和工兵。可惜这些矿民中识字的太少,四千人中能认识一百字以上也就十几个人,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看来以后把他们培养成炮兵后,还要给他们派一些识字的跟他们搭配。因为不管是红夷攻城大炮还是野战炮,张文秀准备要对每一门炮都编写一本操作手册,并对每一门火炮的性能如在15度角度或者在其他角度炮弹在出厂试炮的射程都要记录下来,如果负责一门火炮的团队(6到10人)没有一个识字的,那就有些麻烦,你总不能让他们把所有的性能数据都记下来吧。
矿民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工匠的问题。工匠(主要是铁匠)虽然也受到那些盗矿豪强的剥削压制,但相比矿民,他们还是有较大的人身自由的,加上在剿灭豪强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参与,所以他们参加飞虎军的意愿并没有矿民那么踊跃。
但是张文秀对于韶州的铁匠非常感兴趣的,因为韶州的铁匠是当时最好的铁匠。在明代,全国最好的钢铁产地就是广东和福建,而广东有两个冶铁中心,一个是南部的佛山,另一个则是北部的韶州。
韶州的铁匠不但技术高超(有人认为是用炭而不是煤冶炼是其钢铁质量好的主要原因),而且非常擅长铸造枪炮。在历史上,尚可喜就是在韶州府当地命令的铁匠铸造火炮数十门,最后用这些火炮轰开广州的大门的(当然主要是叛徒内应,尚可喜只是轰破了一边城墙)。与其留下铁匠被尚可喜掳掠,为满清铸炮,还不如现在自己就把他们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