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些铁匠和工匠不同于矿民,大多是当地人,世代生活在韶州,要想让他们加入飞虎军,那么在下月撤走的时候就必须把他们的家眷带上,麻烦啊。可如果不带上家眷,这些铁匠势必不会为自己效死命。
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最后,张文秀一咬牙,在韶州吸引一千多铁匠和其他工匠加入自己飞虎军,其家眷也全部编入自己的老营了,准备下月撤走的时候也带上他们。当然,张文秀在挑选的时候也是暗地里制定了一个标准,那就是工匠家里有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不要,因为自己在撤走的时候可不能带着老头老太,五六十岁的老人禁不起行军的颠簸,自己可没有时间去照看这些老朽。
有不少工匠并不愿意加入飞虎军,主要是他们并不看好张献忠的政治前途,认为大明近三百年的江山不是那么容易那么灭亡。但是被张文秀看中的这些工匠已经没有选择了,在张文秀的威逼利诱下都得乖乖的加入,当然张文秀确实没有亏待他们,因为张文秀应该是在大明所有人当中最能认识到他们的价值了,要是在二十一世纪,这些工匠可算是高级蓝领熟练工,非常抢手。但现在在大明他们不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匠户,连农民都不如,张文秀稍微一笼络,他们都非常愿意为飞虎军效劳。
除了吕庞那一族数百人外,飞虎军还招揽了两族民近千人,又在南雄招揽了几十名船夫,这样,自己的水军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了,不过现在还不能成立水军,不然会引起自己的便宜老子张献忠的注意,只有自己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的时候才能成立水军。现在这些民和船夫只能作为辅助人员帮助自己飞虎军运送物资。
张文秀让吕庞率领自己的族人马上到江华县在潇水旁打造船只了,越快越好,自己一个月内就要用到。船只的不要太小,当也不要太大,只要在冬季能在潇水和湘江航行就可,张文秀准备用这些船只装运一部分金银,毕竟自己对吕庞还是比较放心的。
到了十二月初,张文秀给每个士兵都加了一两银子作为奖金,并且还准备在过年的时候再发奖金。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很多士兵都参与了抄家行动,知道飞虎军现在缴获了大量的金银,如果不给他们一些奖励的话,恐怕会寒了将士的心。二是张文秀现在有三百三十多两白银,十七万两黄金,这样这些金银就有二十多万斤重(一斤是十六两),如果这二十多万斤全部要靠自己装运的话,如果全部用马车骡车装运(按一车装一千斤算),需要两百多辆车装,非常不方便,所以还不如分给自己的士兵一点,既能收买士兵的人心,也能给自己分担一点负重。
要运走这些金银,光用马骡车是不行的,还是要靠水运的,一只小船就可以抵得上十辆马车的装运量,所以张文秀派吕庞去建造船只了,在加上现在本来就有的船只还有从南雄缴获来得船只,自己马上就可以顺潇水和湘江顺流而下。这数百只船只装运金银绰绰有余了,还可以装运不少士兵呢,反正从江华县经永州、衡州到长沙,都是顺流,很省力,正合适。
唯一的问题就是流经韶州到临武县的武水与潇水并不汇流,把船从武水移到潇水还得费些劲。二十多万斤重的金银的确不是小数目,自己给士兵发点奖金能减轻一点运载的重量,但也非常有限,自己也不能发太多奖金,不然跟强盗分赃有什么区别?
由于金少银多,要减轻重量,也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一些白银兑换成黄金。为此,张文秀在韶州城内,强迫所有的乡绅用黄金来跟自己兑换白银。
一开始韶州的乡绅并不愿意,害怕张文秀抢夺自己的黄金,纷纷表示自己家里没有黄金。可张文秀早就把他们的家底摸清了,自己手下的孟敬可是韶州府的书吏,地头蛇,对于他们的家产一清二楚。
张文秀对这些乡绅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自己没有抢他们已经是够客气了,现在自己要跟他们公平交易却还推三阻四了,惹怒了自己一样把你们抄家灭族。可是自己的目的是减轻金银的重量,如果再抄家的话岂不是增加重量了吗,所以张文秀忍了,最后用了点暴力手段用了三十多万两白银换了从乡绅那里三万多两黄金,完全是用金银一比十的市场价来兑换的,并没有让乡绅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