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攻占道州,自己飞虎军牺牲的二三十将士就不能埋在道州,张文秀准备把他们安葬在永明县。但是现在还有沈至绪的部下好几百人的尸体也要处理,张文秀命令投降的一百多明军挖好一个大深坑,把这些尸体掩埋好,然后立了个用粗树枝作成的墓碑,上刻:“大明道州守卫官兵之墓”,自己这么做也算是很仁义了,收买人心体现在细节处。
这次战役本来打得不错,自己以不到对方两倍的人马全歼敌军,自己人马损失非常少。可是最后因为自己的大意,竟然让沈云英突袭进入自己的阵中,差点连自己都受伤了。看来回去要好好总结啊,就算打胜仗后也不能放松,以防止对方死灰复燃。
等三天后,飞虎军的大部队赶来后,张文秀分了一个中队长带领一百人向东去占领宁远县,并给他配备了一个读书人与他随行,让他俩在三个月内驻军于宁远县,除了打倒一家劣绅并抄家外,还要跟县里各个阶层的人相处融洽,还要招募人才包括读书人、工匠、矿民等等。张文秀亲自跟他俩交代,一定要完成任务,两人表示不辜负帅主的信任。
然后,自己带领大部队往西南方向进驻永明县,县里的官吏早就逃了,张文秀也懒得管这些,本来还是要照例委任一百士兵守县城,但探马说,永明县是个战略要地,县西南的虎头岭扼守广西进入湘西南的门户,一定要派兵守住此岭,现在从长沙逃走的参将曹志建带领了两千人马就驻扎在虎头岭对面的广西茅城县的龙头岭,虽然是败军之将,也不可不防,两岭以镇峡关为界,关南为广西,关北为湖广。说的是,虽然曹志建是手下败将,也需要在镇峡关防守,还有东北面的道州也需要监视,张文秀决定留五百人驻扎在永明县,防守镇峡关,监视道州。
这个永明县不就是永明王的封地嘛,怎么也没有一座郡王府啊,张文秀问肖宏满是怎么回事。肖宏满说因为朱由榔被封为永明王比较晚,也就是这两年的事,而永明县这些年因为矿民和瑶民不断起义,地方残破,桂王体恤地方,所以暂时没有修郡王府,现在大西来了,更谈不上修了。没想到桂王还真算是贤王,比起他那个傻瓜哥哥福王要聪明得多,可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要逃命,农民军如果抓到他,并不会因为他是个贤王而放过他。
在永明县,张文秀砍树做了二三十副棺材,把牺牲的将士安葬了,何大化又帮他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葬礼。张文秀发现何大化非常喜欢给士兵举行葬礼,可能他也发现中国人敬鬼神,甚至连给死人超度的相关人员也非常尊敬,现在他代替了和尚和道士来超度亡者,在军中传教方便了很多。
最近没怎么跟何大化聊过,除了晚上上几何课的时候见面,几乎跟他没什么交集。张文秀一直有个问题都没问他,那就是何大化到底懂不懂医学,当初是怎么把刘季风的病治好的,何大化哈哈大笑,说不懂医学,当初就是给刘季风吃了几颗金鸡纳霜,病好了。看来这种西药跟十九世纪那个阿匹西林一样,也跟那大力丸似的,包治百病。
“德串先生,你到底精通历法吗?怎么可能在一年内就修好新历呢?”张文秀觉得何大化对历法也不算精通,自己记得崇祯年间徐光启组织中外学者修历法可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啊。
“奥斯卡,不瞒你说,历法已经修好了,就是徐阁老组织咱们耶稣会士编撰的《崇祯历法》,八年前就修好了,只不过当时徐阁老已经去世,朝廷中有人乘机反对,到现在也没有颁布天下。这一百三十多篇的《崇祯历法》,在澳门圣保禄学院有副本保存,我以写信回去让他们再赶紧再印刷一遍。这样可以吧?”何大化在自己面前倒挺老实的。
真不知道崇祯朝廷的那些大佬们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历法不用,活该灭亡。结果满清入关后,搞笑的是汤若望把这个《崇祯历法》换了个包装献给多尔衮,结果满清马上把它定为标准历法颁布天下,汤若望通过窃取徐光启等人员的劳动成果受到满清的重用。这部历法肯定没问题,自己可以用。
“德川先生,既然这部历法是咱们耶稣会士主编的,那肯定没有问题,崇祯朝廷不用,那是他们不识货,我大西可以用。不过呢,你可不能对我父王说这是《崇祯历法》,不然他会不高兴的,只说是你们夜以继日的编撰的。一百三十多篇多了一点,你们把他删减成八十一篇好了。在中国,九九八十一是个吉利的数字。”
接下来,张文秀带领大军急行军经过江华县、蓝山县,到临武县休整,准备在此兵分两路,一路偏师进连州,大部队进军韶州府,现在正在武水傍边加紧打造战船,然后顺流而下。
在临武等待战船的几天内,张文秀亲自导演了一幕斗地主的好戏,发动穷人佃户上台揭露临武县大地主李某的种种不法行为,包括为占有佃户的漂亮女儿而害死她老爹,为了让家里的长工多干活,李某半夜起来学公鸡打鸣,然后赶长工起来干活。
县里众人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斗地主的方法,那些乡绅被飞虎军逼迫表态,纷纷表示李某罪大恶极,理应处死。飞虎军顺应民意,灭了李家满门,抄家得了大约价值五六千两银子的财富,然后把李家的田地分给了佃户。至于其余乡绅嘛,秋毫不犯,毕竟飞虎军是以李家犯了人命的理由收拾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