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到了四月份,张文秀感觉自己有些忙不过来,这几个月琐事太多,先是立了一面大旗作为自己的军旗,军旗上画了一只长着双翼的老虎,以后自己的军队就叫做飞虎军好了。张文秀当然知道陈纳德的飞虎队的标志是大鲨鱼了,但是现在明朝人基本不知道鲨鱼,还不如用直接用老虎好了。然后是把四大纪律坚决贯彻下去,再是招收工匠打造兵器。
最麻烦的是由于“里仁会”和“直道会”会众越来越多,会众连同家眷有五六万人,占整个麻城人口的一半,汤志没有经验,把他们都组织起来训练,结果差点错过春耕,最后还是周文江组织这些会众抢种水稻。
至于陆晋锡在朱山寨招兵买马,张文秀根本不屑一顾,等自己把兵练好,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是没想到马士英竟然派人来策反周文江,可是策反太不成功,黄鼎派来的人刚一跟周文江接触,周文江就报告了自己。
马士英写了一封密信给周文江,老马先是婉转地批评了周文江从贼,然后大度的原谅了他,让他带罪立功,争取击杀贼首张文秀,然后在麻城反正,自己会保举他为麻城知县。
周文江稍微考虑了一下,自己在城里没有军队,那个汤志已经死心塌地的投靠了张文秀,三天两头的就往张文秀营里跑,去请教练兵问题,还喜欢听张文秀分析天下形势。现在自己已经是知县了,而马士英只保举自己为知县,朝廷还不一定会任命。再说,现在大明看样子覆亡在即,而张文秀显然很看重自己。不管从天下大势来看,还是以自己的政治前途来看,跟马士英混是没有前途的,于是马上把马士英的密信交给了张文秀。
对于马士英,张文秀并没有太大的恶感,虽然他曾经投靠过阉党,在南明弘光朝弄权,但最后誓死抗清,不屈而死,比那些自诩正人君子的东林党、复社中投降满清的败类,气节可嘉。马士英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立了福王这个好色无能之徒为帝,但这也不能怪老马,福王有江北四镇军阀的武力做后盾,老马顺势而为罢了。东林余党把弘光朝廷的覆灭都归罪于老马立了无能的福王为帝。可是事实证明东林党的眼光比马士英还差,东林党想立为帝的“贤王”―潞王却是个比福王差劲的货色,立他为监国的将士在前方流血拼命,潞王却以监国的名义派人送酒肉到清兵大营里去劳军。
“贞卿兄,你回封信给马士英,就说你要留在我身边慢慢策反我,让他不要急,恩,就说你会说服我争取在八九月放弃麻城,到时候让他派人来接收,也算送给他一份小礼。哈哈”张文秀决定跟马士英玩玩。
周文江大惊:“少帅真的要放弃麻城?”
“是啊,我会在收获完早稻后就会南下武昌,以后我军就会南下湖广,东征江西、浙江,南下两广,西入巴蜀,以江南富庶之地为基地,跟李自成争夺大明江山。”张文秀侃侃而谈。
“这么说,咱们西营是想先统一南方,跟北方划江而治,然后北伐中原?”周文江问道。
“我是这么想的,你想想看,最近自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哦,意思就是现在南方比北方富裕,你看,江南、广东都非常富裕,四川天府之国,湖广也不错,岂不闻‘湖广熟,天下足’。你再看看北方,关中破败,河南、直隶年年旱灾,这些地方就算打下来也养活不了军队啊。只要我军在南方站稳,到时也能拖死北方。”
“少帅这么说是不错,可是自古争霸天下,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啊。”
“北方统一南方次数比较多,但也不是没有南方统一北方的先例啊,朱元璋不就是在南方起步的,最后也统一了全国吗?”
“那是因为太祖打的是蒙古鞑子啊,北方不是汉人政权啊。”周文江还是不敢直呼朱元璋大名。
“你怎么就知道明年北方政权就一定是汉人的呢?不要忘了关外满清现在对中原可是虎视眈眈啊,不到一年,中原就会大变。”
正在两人讨论得兴起,李森进来报告说,有老百姓喊冤,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张文秀让周文江去处理一下,毕竟他是知县。
第二天,周文江要来求见张文秀,说案子有点不好办,因为关系到张文秀飞虎军的士兵。张文秀忙问怎么回事。
事情很简单,一个名叫张桦的新兵在四月初一领到月饷后,就到布铺里去准备用这两个月积累起的一两银子买布给自己娘亲做身衣裳,一开始就有一个老伙计很热情招呼他,跟他拉家常,得知他是飞虎军的更加热情,由于是第一次买布,张桦左挑右挑,却惹恼了站在一旁的一个年轻的伙计,嘲笑道:“你们这些叛军没钱就不要挑”,张桦一听大怒,马上就动起手来,在争斗中,张桦把这个年轻的伙计推到门外的石板上,这伙计运气不好,正好头碰到石头,死了。于是布铺的老板就找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