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讨论了一会教义后,张文秀交代刘季风不要宣扬自己信天主教,并说过一段时间自己有一封信要交给何大化,让刘季风的仆人替自己跑一躺。其实,张文秀是不想历史重演,不能让何大化与自己失之交臂,一定要把何大化留在武昌。只有与何大化套上交情,才能与澳门的耶稣会有合作的可能。
送走了刘季风了,张文秀把谢师爷请来,想跟他商量在麻城招收一些粗识文字的士兵。
张文秀对这个时代的识字率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但肯定非常之低,好象明清两朝的识字率还不如宋朝,要找一些识字的士兵可能很困难。
谢师爷让张文秀不要担心,在麻城粗通文字的人很好找,因为麻城是个文化之乡,在大明立朝以来,麻城人光文进士就有近百人,这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平均下来,每届会试有都有一个半麻城人中进士,还有更多举人和秀才了,另外麻城还有二十多武进士(明朝的武进士的文化水平可是非常之高的,他们的文才肯定不低于文秀才)。由于与湖广其他府县相比,老百姓还是比较贫穷的,不但乡绅子弟普遍读书,也有不少老百姓家里都会节衣缩食供养一个子弟读书,希望此子能够进学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在麻城一百多进士中,穷人子弟出身的要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有点象后世贫困县高考状元特别多,因为没有别的出路,不读书就要受穷。
既然如此,张文秀决定马上招兵买马,现在自己的这五十人练得差不多,是让这些人发挥种子作用的时候了。张文秀又问谢师爷,大明现在普通士兵的军饷是多少,自己记得嘉靖年间为抗倭而募兵而定的军饷好象是一年十八两,以当时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需知当时一两银子可买两石米,而现在是二两银子买一石米。虽然知道大明的军官贪渎成风,士兵的饷银有折扣,但如果自己饷银太低,恐怕吸引不了人才。
谢师爷解释,各个军镇的军饷都不一样,最高的是辽东,其次是三边,内地的士兵军饷也不相同,但由于军队腐败,军官贪渎,能到士兵手里的每月能有两三钱银子都很不错了。另外,现在由于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许多军镇私下大肆扩军,但朝廷是按编制发的饷的,你扩军就得自己解决粮饷,这样一来,每个士兵分到的饷银更少了。如左良玉,朝廷给他的编制只有三万五千人,给现在他已扩军到四五十万了,光解决这些人的军粮,左良玉到处打劫,比土匪还厉害,可想而知,左良玉部下士兵的饷银少得可怜,可能很多士兵都没有饷银。
看来自己当初给部下一两银子的月饷还是很高的,难怪他们训练得这么刻苦。张文秀决定再招收四五千人,至于月饷嘛,五钱银子也算不少了。至于老部下五十人,要训练四五千人,也就是几乎每个老兵要带一百人,这个难度比较大,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张文秀已经没时间了循序渐进的去练兵了,明朝灭亡在即,如果自己在满清入关时还没有一支精锐部队,不要说跟满清南明作战,恐怕在张献忠那里也站不住脚,所以只好囫囵吞枣。
于是,马上把五个小队长找来,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他们,说自己准备任命他们五个为大队长,直接对自己负责,而他们小队里的每个老兵都会任命为中队长。在自己的设想里,每个中队长要训练一百新兵,当然这一百新兵也会分成十个小队,小队长还跟以前一样由新兵推选。这样,张文秀统帅五个大队,每个大队长又统帅九个中队,每个中队长统帅十个小队,每个小队十个人,设一名小队长。大队长每月饷银二两,中队长饷银一两,新兵月饷五钱。
五人很兴奋,并不是因为涨了月俸,而是马上就要统帅九百人了,虽然他们还没有听到拿破仑的那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他们还是有想当将军的觉悟。
张文秀让周文江马上贴出招兵告示,并且要他让人从明天起带自己的这些老兵去乡下招兵,招兵的条件是两个,识字最好,其次就是年龄在十六岁到二十二岁。张文秀交代他们,去乡下招兵的时候,宣传要到位,突出两点:当兵不仅能有五钱银子可赚,而且伙食特别好,每天都杀猪宰羊,并且当场就买一些猪羊出来,钱先从王秀才那里支取。
第二天,每个人都忙碌起来了,乡绅们都跑到县衙来买田,然后周文江、夏崇伟安排哪天去划分田地。张文秀部下的五十精兵在许多会众的保护和带路下分成几路到乡下去招兵去了。只有张文秀自己没什么事可做。静下心来,自己要建一个团队,现在,王秀才迂腐得让人放心,可以掌管财务,夏主薄和谢师爷在政务上可以帮自己,自己应该建一个间谍机构,不能对满清、李自成还有南明一无所知。但间谍机构怎么建立,这个自己可不太清楚,主要是密码问题,这到好解决,但007可不好找,要有点文化,还要机警,最重要的是忠诚。密码就用阿拉伯数字就好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要尽快找到有成为007潜质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