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官兵一看是些乌合之众,必然出城来追杀这些会众,然后把官兵引到埋伏地点,三哥你就可以消灭这些官兵。”
张文秀虽然有点为这些当作诱饵的会众可惜,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最多到时修改计划,尽量让他们少死人罢了。
正月初二,张献忠把汤志找来,指着张文秀道:“汤壮士,我派自己的三儿子文秀率五十名精兵去帮你取麻城。你看如何?”
汤志有些犹豫,感觉人也太少了,但他本来也没指望张献忠带领上万人去攻麻城,主要是表态归顺张献忠,借八大王这杆大旗,连忙表示同意:“既然是三少帅领兵,我麻城父老愿听三少帅指挥。”张献忠对张文秀道:“你占领麻城后封好府库,然后快马通知我。遇事都要通汤壮士商量,他门儿熟。”张文秀连忙答应。
张文秀把自己要带队偷袭麻城的消息告诉部下,让他们准备一下,每个人带足十天的干粮,还有每人都带一床被褥。底下人人都很兴奋,吃了三个月的苦,早就想发泄一下了。张文秀准备了十匹马,主要是用来驮运帐篷被褥干粮之类的,还有一匹是给王秀才骑的,还要了五十二张弓和五十二壶箭,把自己的财产(银子珠宝)寄存在老四能奇那里,自己只随身携带一百两白银。
正月初三一早,整个大营一片忙乱,大部队要启程西征湖广。张文秀也要率领五十精锐前往麻城,准备每天行军四十里,七天后就可以到达麻城了。另外,王秀才和汤志及其四个部下也在其中。整支队伍才五十八个人,所以张文秀让汤志带路,以避开官军和土匪。汤志有些奇怪,说这路上基本没什么土匪,就算有小股土匪也没什么战斗力,官军也不会到乡下来。张文秀苦笑,看来,麻城的这些会众还真是乌合之众,不知道秘密行军的重要性,只好耐心解释:“如果官军得到消息,肯定会有所防备,我们偷袭麻城就很困难了;若是有些土匪得到消息,说不定会趁火打劫,就算是非常小的战斗也非常容易走漏消息。”
张文秀把自己的计划跟汤志说了,又问麻城有没有骑兵。汤志说现在没有,由于麻城不是战略要地,以前驻扎的部队都在两个月前调到西边去防李自成了,只留下三百步兵,现在城中不超过五匹马,都是那几个小军官的坐骑。没有骑兵就好办了,不怕消灭不了麻城的官兵。
两人又商量了偷袭计划,最后决定:由汤志在城外召集两三百会众,在正月十六日清晨拿一些斧子长木棍之类原始武器去攻打南城门(麻城除了东西南北四门外,还有朝圣门、小东门和小西门,主要是前任知县刘星耀为防农民军而修的),攻打不利后就往回跑,官军看到会众这个熊样,肯定会出城绞杀,会众把官军引到张文秀部列队的树林边,两军一交战,潜伏在战场周围的会众马上齐声大喊“官军败了”,这样,官军心里一虚,我军就可轻松获胜,然后换上官军的服装和令牌进城。
张文秀没有太大把握自己的五十人击败两三百官军,虽然这五十人都有好几年的“军龄”了,但练习长矛阵才两三个月,实力怎么样还不知道,所以才把战斗时间放在正月十六。因为到了元宵节,官兵都领到酒肉,势必要喝得乱醉如泥,第二天他们脑子不清楚,也没什么体力,到时击败他们就很容易。
对于张文秀让他安排上百会众埋伏在预定战场四周到时间高喊“官兵败了”,汤志很不理解。张文秀就把淝水之战朱序那句“秦军败矣”的典故告诉他,说这是心理战:由于官兵头天晚上喝多了酒,头脑不是非常清醒,等他们听到四周都喊“官军败了”,以为陷入了我军的四面包围,斗志涣散,不败才怪呢。
汤志惊讶于张文秀的“博学”,本来以为张献忠的农民军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泥腿子,哪会读过什么书呢,可是现在张文秀说起典故来头头是道,还搞什么心理战。他本来是个麻城大户田家铁匠铺的一名伙计,有胆量,为人比较灵活,所以会众推派他来联系张献忠。虽然人比较聪明,奈何出身下贱,没读过书,也没见过什么世面,所以对张文秀这一套很是崇拜。汤志知道在这乱世,要想有所成就,就得投靠一个大势力,所以现在更是打定主意要通过张文秀紧紧抱住张献忠的大腿。
经过六天的急行军,正月初八黄昏,汤志把张文秀的队伍带到了离麻城县七八里的一个小村庄,这个庄子叫梅家埠,十几户人家,却姓李,是城里梅家的佃户,当然的贫下中农,全部参加了“里仁会”。看来,麻城的群众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啊,连这么小的一个村庄都积极“参加革命”。接待张文秀的李老汉,是这苗家埠的头儿,颇有威望。
张文秀看到李老汉战战兢兢的招待自己,对自己也颇为畏惧,只好用了红色电影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老人家,不要害怕,咱们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然后让自己部下帮乡亲挑水劈材,看的李老汉目瞪口呆。
张文秀打量着梅家埠,感觉一片萧条,这里的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麻城属于大别山区,土地贫瘠,在历史上好象是个将军县。现代中国将军县其实就是因为穷人多,民风彪悍。所以张文秀决定攻下麻城县后一定要大量扩充兵员。
汤志一回到苗家埠,就积极联络会众,没几天,就召集了三百来人,都是些贫苦农民。张文秀就让他们看看自己操练,以震慑这些乌合之众,然后就叫李森去帮汤志来简单训练一下这些农民。
到了正月十五上午,张文秀在让王秀才教部下识字的时候,汤志领了一个身穿长衫的儒生进来了。这个儒生看到张文秀让部下学习文化很是吃惊,汤志介绍说:“这位是周文江周秀才,也是咱们会众里的人。这位就是张大王的公子”
两人连忙互道久仰久仰之类的虚话。原来周文江二十岁就中了秀才,但以后都没有再进一步考上举人,曾经在山东南北直隶等地游历过,他嗅觉敏锐,去年李自成席卷河南湖广北部的时候,觉得改朝换代的大时代到了,所以秘密加入了“里仁会”。周文江对教士兵识字很不理解,士兵要识字干嘛,只要不怕死就行了嘛。
对此,张文秀笑了笑,打了个哈哈,心中暗笑,我的这些兵都是明天的军官,怎么能不识字。
张文秀把明天攻打麻城的计划让周文江把把关,周文江对此大位赞赏,并提出自己可以到城里充当内应:明天早上他去告密说有两百会众要攻打城门,然后争取混在官军中,在我军与官军接战的时候在官军后面(扮演淝水之战中朱序的角色)高喊:“官军败了”。张文秀不由再次打量来周文江,这个三十出头的秀才胆色不错啊,知道纳投名状。当下约定明天卯时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