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冢鬼话-第五章 鬼市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鬼市(2 / 2)

如此这般又过了俩月,转眼间就到了三伏天气。

这两个月以来,我在通向古玩鉴赏牛逼人物的路上,单车狂飙。虽然隔三差五地掉一次车链子,但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还零散地收了些小物件,也都没看走眼。其间六叔来了好几趟,对我的表现也非常满意。还说最近可能有大买卖,到时候叫我也去见见世面。

杠子依旧管玉琮叫扳指,但已晋级为一名二手的盗墓理论家。还时不时拿着酱猪蹄儿当黑驴蹄子,将三更设为假想敌,演练一番古墓斗僵。如今铺子里来了土耙子,杠子已能搭上话。有时候他一开口,能把三更和土耙子都整的一愣一愣的。

我冷眼旁观,有些不知底细的土耙子,甚至面露崇敬之色,估计是以为杠子年轻有为,着实的不简单。再加上海量杠爷这个喝号那也不是一般的能唬人,到后来有的土耙子到铺子里来走动,都要先见过杠子,聊上两盏茶,才肯去跟三更谈生意。

三伏天昼长夜短,铺子每天开门都比较早。特别是周六和周日,凌晨四点半不到就要开门做生意。据传这是一个传统,叫做“开鬼市”。

关于潘家园的鬼市,这里头还有一段儿典故。

据说在早年间,潘家园的地摊儿买卖,都是每天寅时左右开张,天一亮便收摊儿。这段时间正是昼夜阴阳交接之际,活人的命火最弱,所以有些阴世间的鬼魂也敢来淘宝。因为灯烛火光都笼在地摊儿或手里的物件儿上,买主看不清卖主卖主也看不清买主。所以保不齐这位爷前脚儿跟这儿买了个檀木雕花的枕头,后脚儿就躺回寿材里舒服去了。如此人鬼穿梭,是以潘家园又被称为鬼市。

民间关于潘家园鬼市,另有许多传说,其中最玄乎的一个,就要数慈禧老佛爷和四耳狐裘的故事。

却说那一年慈禧老佛爷要过七十大寿,她一边儿命人加紧筹备寿宴,一边儿派人四处寻找福临吉兆。但那会儿八国联军刚洗了京城,全国各地民生凋敝,灾祸横生,大清王朝一派末世景象,哪里来的吉兆?怎可能有福临?

可慈禧却不甘心,又突发奇想,命令手下的小太监们四处搜罗白狐裘。她觉得若是能找到白狐裘贺寿,也可以算作是上天赐福的吉兆。

只不过国难当头之际,别说白狐裘,就是找块像样儿的黄鼠狼皮都费劲。眼见着时限将至脑袋要搬家,小太监无奈之下烧香拜佛,然后趁着夜色竟在潘家园鬼市上淘来一整张儿四耳白狐狸皮。财货两清之后,那卖家转身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小太监惊得屁滚尿流,再摸手里的狐狸皮竟还是热的。这才明白,那卖家是狐仙化身,脱下皮来救他一命。

后来这件儿四耳白狐狸皮果然深得慈禧惜爱,天冷时从不离手,平时也派专人保管。但没出四年,慈禧便一命呜呼,驾鹤西游去了。

文武百官将老佛爷的尸首下葬普陀峪定东陵,有人就想起找那件儿四耳白狐狸皮给慈禧陪葬。可撒出人手,将慈宁宫翻了个底儿朝上,愣是没找着。这时候有人忽然醒悟过来,那张四耳狐狸皮,八成就代表着“四年命尔”。因为“尔”亦作“耳”,意思就是说慈禧过完七十大寿,就只剩下四年的命而已。

当然,这些都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说而已。其实在老北京,鬼市的意思就是在凌晨开市,也叫作晓市。从时间上来说,正同现在常说的夜市相对。

据说在清末民初之际,由于国运衰落,许多达官贵人家道艰难,无奈之下只能靠变卖家当维持生计。可这又是件有失身份的事儿,所以万万不能去当铺或者琉璃厂这样的地儿,只能趁着天色晦明,打着灯笼到鬼市上兜卖。到后来又有一些匪盗人物也趁着月黑风高,来脱手些来路不明的物件儿。更有人弄些赝品来,趁着夜色投机取巧。渐渐地,就在潘家园这一亩三分地儿上,形成了一个大市场。

解放以后潘家园荒废了一阵儿,到九十年代才重又兴盛起来,如今已经是世界十大跳蚤市场之一了。可能是为了沿承鬼市的传统,所以现在每到周六周日,潘家园开市都在凌晨四点左右。而这个时间,对于那些想要出手明器的土耙子,正是天赐良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