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冢鬼话-第五章 鬼市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鬼市(1 / 2)

三更只一句话,我的心就凉了半截儿。

杠子那边儿却还不以为然,哼了一声说:“假的?你哪只眼睛瞧着是假的?你倒给杠爷说说,它怎么就假了?难不成是叫你给瞧假了?”

三更接过玉琮,皱了皱眉:“这玉琮的底料还不错,正宗的和田青白玉,做工也好,应该是前清时候的仿制品。原本的价钱大概在一两千块,可这大红沁色是做的假,还有这几个篆字,就把价钱给拽下来了。要我看,能卖到八百块就不错了。”

杠子转头看了看我,见我有些发呆,便也有点怯了,只是嘴上还硬着:“你——是咋看出作假的?”

三更一笑,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老土大红’,只是个传说罢了。你想啊,人死了以后血就凝固了,怎么可能浸泡到陪葬的玉器呢?现在市面上流传的血玉,基本都是用高压锅配合化学颜料煮出来的。这类的血沁颜色胀而无力,明眼人一眼就能瞧破。不过像这个玉琮,到真是血沁的,只不过不是人血,而是羊血或者狗血。作伪的人先把羊或狗的后腿划开一个口子,然后把玉缝进去。搁上一两年把玉再弄出来,它里头就含有血沁了。这种方法做的沁色,即便是行家,用眼也很难分辨,非得细细地盘上个把时辰才行。当然,也有高手,是靠手去摸的。因为用牲口的活血泡出来的东西有股子燥气,高手能摸出玉里的血燥,就能断定是伪物。另外这块儿玉琮上,还有一个大破绽,就是这三个古篆字。这三个字应该是福禄寿,这在作伪的玉器里是常见的。因为在玉器上刻这些吉祥话儿,那是在明清之后的事儿。秦汉时期最多就是刻个人名儿而已,再早了就是些记事的文字。这件儿玉琮应该是前清的工匠,做成西周形儿的伪件儿。杠爷,您这件儿东西,多钱收的啊?”

我在一边儿早听得心惊肉跳,见三更问价,又怕杠子说漏了嘴,赶紧抢着回答:“这个——八十,人民币。唉,我他娘的还以为这次能狂赚一笔,没想到就几百块的利,呵呵,呵呵——”

我一边儿傻笑,一边儿冲着杠子猛使眼色:咱输钱不输人,这次要是栽了以后在三更面前就只能选择四十五度角的仰视了。

杠子心领神会,马上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说:“嗨,我就叫鬼子再压压价,再压压价,五十就能收。可他就不信,少赚了三十不是?!孺子不能教牛低头也!”

三更眨巴了两下眼睛,也不知道瞧没瞧出我俩这蹩脚双簧的破绽,只是冲着我皮笑肉不笑地点点头,扔下句“收的还真便宜”,便扭身进后堂去了。前面就只剩下我和杠子对着那件儿血红血红的玉琮,发功运气。

此时我已知道这血玉为假,再回想那老雀尾子的一举一动,才觉得到处都是破绽。遮脸的头发胡须,肯定是不想露了相。一直不吭声,是要拿住一股子气势,让人不容置疑。也是为了把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血琮上。而两次要走,正是看准了我心里的犹豫,打我的七寸,逼我出手。看来那老家伙早就踩好了盘子,知道我和杠子是骑着门槛子的菜鸟,就等三更不在来下手的。

“唉……”

我和杠子不约而同地长叹一声,之后默哀三分钟,以缅怀壮烈牺牲的八千人民子弟兵。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杠子从银行取了前俩月攒下的钱,补上铺子里缺儿。

站在提款机前,我的心就像六月的天,嘀嘀嗒嗒下着血雨。杠子则抱怨个没完,还泪眼婆娑得呼唤了千百次“钱快回来”。

之后我去了趟首都图书馆,借了一堆古玩鉴赏的大部头,安心当起了书虫。杠子也和我一样,知耻而后勇。只不过他啃的,全是些江湖规矩,盗墓野史。

我问他干嘛搞那些飞机,杠子就说:“经过这个破扳指事件,我终于明白这古玩行里的水有多深。我看凭咱俩的实力,再受骗三年,被骗到卖肾,也掌不了柜。倒不如来点儿实际的,咱自己下地去摸!我就不信,娘的棺材里那帮死鬼也能作假骗老子!”

我有心反驳他几句,却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言语。其实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他这不叫知耻而后勇,而叫知耻而后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