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1 / 2)

八三年,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鼓励新型农民先富起来。在这一政策鼓励下,人们争先恐后地发展生产,搞副业,开始经商,一批有头脑的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了温饱。开始改造房子,购置现代电器,向小康水平过渡。我家率先买了落地式电风扇。电扇开始进入农村家庭。

我母亲是八四年去世的,她享受到的现代化除了电灯就是电风扇了。这一代困苦中过来的人,是非常节约的,哪怕天气很热,为了节约电费,我们不在家,她一个人都是不使用电风扇的。

这以后,农村进入改造、新建房屋兴旺时期。不过,建房型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土墙草盖、瓦盖样式,只是逐渐把草房变为瓦房。

这以后,人们居住面积大大增加,家里粮食也是大囤小囤,牲畜满圈。

此年七月,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共九点五亿人。

从七六年起,兴起了社办企业。“社办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公社办的企业。后来人民公社取消恢复为乡后,叫乡镇企业。县以上各级设有“社队企业局”、“乡镇企业局”。县下区和乡级就叫“区社办企业办公室”,“区乡镇企业办公室”和“乡社办企业办公室”,“乡乡镇企业办公室”。人们都叫它“企业办公室”。

大集体时期的企业,企业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农村各大队、生产队抽调来的,报酬由企业开条子回生产队评工分,参加生产队分配,在企业做工人员企业给点补差粮和铁码费(工具费)。

这种政府控制下办的企业,管理上是政府行为,工作不与实际经济效益挂钩,企业选项上凭领导意图,盲目性大。哪怕用的是不付工资的劳动力,国家贷款或拉款搞企业,不说利润,多数连贷款都收不了。企业前面办起走,后面就垮下去。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农村乡镇办企业,我们地区就办的各个企业本身而言,各个时期都不很成功。都是亏的多,盈利的少;垮或停的多,办成功的少。政府办的企业,企业亏了,领导们富了,经办人富了,或者说他们用够了。但就发展乡镇企业而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积极的。它改变了人的观念。它启动了乡镇、农村人经商、办工厂、办企业的思维,使农村人从单一的只知种庄稼向种好庄稼后向多种经济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模式发展。它对农村经济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农村乡镇大办企业,促进了建筑业和埸镇建设。虽然一个企业办起来没有效益,或者垮了,但它把厂房和其它建设呈现在这一地区,发展了这一地区的建设和埸镇规模。它把这笔钱转变为那笔钱,活跃了市埸,活跃了经济。它把不断投资的一部份钱变成了工资,进入百姓生活,改善了一批人的生活。增加了购买力。

大集体时期,永新在新农村骑龙穴岗岗,现叫茶场岗岗办有茶厂。各个乡成立有建筑队,办有多个酒厂,多个小水电厂,办有加工厂,面房等。

改革开放后,永新乡社办企业下的建筑队在清溪河边办有预制场。罗家乡建筑队在场口磴子坝办有预制场。罗家乡社办企业在潘家石板办有凤凰化工厂。永新区社办企业在余家湾办有永新铁合金厂,与永新汽配厂联合办有齿轮加工联办厂,利用龙潭溪水在红花岩下建有红花岩电厂,在沾滩办有拉丝机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