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不等式”以后,小民先是掰了掰手指头,这是他打架前的一个习惯,然后又把那件总是熨得斑斑整整可里面穷得连一分钱都没有的西服脱了,递给了东正,并对东正和大托说:“你俩不用上,看着就行!”其实小民面对眼前这几个吊儿啷当的小高丽说这话一点也没装逼。因为他能在学校混得不错确实是打出来的。
刚上初一那会儿,来自镇北小学一伙自称为“八大金刚”的家伙们在学校很是猖狂,几乎谁都欺负,像东正和大托都无一幸免地被其修理过。后来“八大金刚”一不小心欺负到了小民的头上就倒霉了,虽然小民第一次反击被他们八个人给好是一顿打,但后来的一个星期内,小民分别在游戏厅、上学的路上、学校的大门口、厕所、教室等地点趁这八个人单个或是两个在一起的时候统统将其打得鼻青脸肿。再后来,“八大金刚”伤愈之后集体再去揍小民,可没想到小民准备了一根三角铁,结果八个人让小民轮趴下了六个,剩下俩也给吓得钻到桌子底下了。
从那以后,小民一战成名,学校里的小混混都很给他面子。而当时东正和大托正为跟哪个大哥混才能不受气而犯愁。这俩家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小民,好歹小学就是同学,也好说话,绝对不会因为要认个大哥没认好,还让人一顿“皮儿”。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小民是个很信守承诺的人,果然在没有大托和东正的帮忙而对方三个一起上的情况下,半分钟就把对手都打趴下了。
小民揪着“不等式”留在左边的一缕着n种颜色的头发往地上使劲儿磕了两下骂道:“你妈逼还装不装了?还要不要烟了?”
“不等式”显然被揪得很疼,咬牙说:“不装了,烟也不要了!”
东正这个时候也来劲了,冲了上去,照“不等式”的屁股狠狠踹了一脚,骂道:“你他妈不是要见我一次揍我一次吗?信不信我能把你打成个马样儿!”
收拾这样的“残局”是东正所擅长的。每次和小民一起出去打架,在对方被打服了之后,他总是当着所有围观者的面儿上,再上去打几下,骂几句狠话,就好像人都是他揍的,这里他最牛逼。
小民松开手后,“不等式”踉踉跄跄地站了起来,小民指着他说:“明天痛痛快快给我买两盒‘香格里拉’,要不真给你打成马样儿!”
“不等式”赶紧答应了,扶着另外俩小高丽一瘸一拐地跑了。
第二天“不等式”准时地给小民送来了两盒“香格里拉”。可小民也没说好听的:“这事儿今天先拉到,你打的是我哥们,他要是哪天不高兴了我还揍你!”
其实小民当时也就是随便这么一说,没想到“不等式”还当真了。估计他后来也是打听到了小民的勇猛。
至于这个李世民,其实是“不等式”的表哥,回来听说这事儿以后,也没什么办法,就想出这么个主意,打算用一顿饭彻底替“不等式”消灾解难。
酒桌上,“不等式”除了郑重地给东正敬了一杯酒,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对不起”以外就没再怎么说话。倒是唐太宗溜须拍马地好话说个滔滔不绝,就好像挑事儿的是他一样。东正也是没怎么说话,倒是小民一反常态说个没完没了。小民和唐太宗这俩人一会扯出来个“汉族朝鲜族是一家亲,不能搞民族分裂”,一会弄出来个“中朝友谊地久天长”,其情景就好像当年毛泽东和金日成会晤一样。
我和大托是酒桌上唯一没说一句话但嘴却一直没停的人。两大盘狗肉和一大碗“狗汤豆腐”几乎都让我俩干掉了。
吃完这顿意外的赔罪饭以后,我和小民等人都挺着饱饱的肚子回了家。虽然我们四个的肚子都是饱饱的,但里头装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和大托是一肚子的狗肉,小民则是一肚子的啤酒,因为这顿饭他和唐太宗吹得很投机,高兴之下喝了不少。至于东正,他是一肚子的气,因为吃着吃着他发现这顿饭根本就不是给他赔罪的,竟然是为了讨好小民的。看来,就像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小品一样,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不能乱,也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