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黄警官忽又露出一副老奸巨猾的面孔,“那么她是哪种人?”
阮仕文把烟蒂丢进茶几上的烟灰缸,明白自己已经进入了老谋深算的警官的圈套。但他本身拥有这样一种性格:越是明白自己上了当,就越能沉着以对。
他微微一笑,侃侃而谈:“我认识的钟晴,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人,但这仅仅是指某些方面。我认为在大局观上,她是一个保守的人,不会贸然采取行动。”
“你很了解她。”
“不能说很了解,”仕文坦然,“但是既然是我堂兄想要共度余生的人,我当然会想方设法去弄清楚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警官点点头:“我相信你对于钟晴的总结,应该八九不离十。而且,后来我们也找到了她不在场的证明。”
“?”
“在她下午回到家之前,直到三点十分为止,她都在工作室附近的一间学校里讲课,有几十个学生可以作证,并且还有人录了录像。从那里到别墅,怎么也要30分钟,所以在找到新的证据之前,我们暂时排除了她的可能性。”
12
“那么,在正式听录音之前,我还有一件事想向你求证。”黄警官不紧不慢地说。
“什么事?”
“关于……钟晴和死者是怎么认识的,当然,上次你已经说了,在机缘巧合之下,因为你,他们才认识的。但我还是想听听你具体的叙述。”
阮仕文点点头:“你想知道什么?”
“你上次说,你带死者去参加钟晴的……什么会?”
“作品发布会……或之类的,我不记得上次是怎么说的,总之就是展示她设计作品的展览。”
黄像是记起什么似的不住地点头:“是你邀死者一起去的吗?”
尽管这个词在今天下午的谈话中已经一再出现,可是每当警官用一种毫无人情味的口气说出“死者”两个字的时候,阮仕文还是不免在心里颤抖了一下。
“那天下午,”他说,“本来是约好我陪思源去杂志社做访问的,但是对方临时有事,就取消了。我因为答应了同学会去参加钟晴的展览,所以……就带着思源一起去了。”
“那是多久之前的事?”
“大概……四年前吧。”
“他和钟晴结婚是三年前?”
“是的。”
“那么他们认识差不多一年之后就结婚了……”黄警官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他们结婚的时候年纪都不小了吧?”
仕文回想了一下,才答道:“思源差不多三十七八岁,钟晴大概……三十岁左右吧。”
“根据户籍资料,死者以前一直没结婚?”
“是的。”
“也没有女朋友吗?”
“曾经有一个,谈了很多年,可是最后分手了。那可能是……九年或者十年前的事了。之后我就没听他提起过有关于恋爱或者结婚的事。”
黄警官点点头,忽然话锋一转:“那么你呢?”
“我?”
“你也没结婚?”
“……是的。”阮仕文尴尬地扯了扯嘴角。
“也是因为在女人那里栽了跟头吗?”
“不……”仕文苦笑,“只能说,缘分没到吧……”
“那么,你带死者去参加钟晴的展览会——是叫展览会吧——然后他们两个一见钟情?”
“……差不多吧。”
“他们是双方都对彼此有意思,还是一方先看上了另一方?”
“……钟晴那里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好像是思源主动的。他看到钟晴走过来,就对我说,他很喜欢她。”
“你当时是什么态度?”
“我?”阮仕文皱了皱眉。
“我的意思是,你是竭力反对呢,还是推了他们一把?”
“……我什么也没做,”他平静地回答,“上次我已经说过了,我并不赞成思源跟她交往。”
“那为什么袖手旁观?”
“因为……”他咬了咬嘴唇,“因为我以为,他们还没有到那一步……”
“啊,”警官点头“原来如此。可是你不觉得等到他们真的要结婚的时候再去反对就有点太晚了吗?”
“也许……”他有点无奈,“但当时没想那么多。”
黄警官一边抽着烟,一边走到机器旁,按下了播放键。
13
“可以开始了吗?”黄警官问。
“可以。”钟晴的声音透过喇叭传来,有点失真。也许因为她刚失去了丈夫,痛苦令她气息孱弱,声音沙哑。
仕文记得案发当晚他录完口供出来的时候,钟晴还在走廊里等着,因此他猜想这段对话是发生在他离开警局之后。
“很抱歉,”录音里的黄警官用一种沉痛的口吻说道,“这种时候我猜想你大概已经不想多说一个字,可是没办法,这是工作,相信你也希望尽快破案吧。”
他的“沉痛”听上去尤其真挚,只不过这种真挚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狡猾。阮仕文一边这样想,一边苦笑着继续听下去。
“是的,我能理解。”钟晴说。
“那么,首先我想请你叙述一下你今天做了些什么,从早上出门开始说起。”
“好的……”她顿了顿,“我大概在早晨八点三刻的时候出门,九点一刻左右到达工作室——”
“——对不起,能不能插一句,你是自由职业者?”
“嗯……可以这么说,我是图案设计师。”
“啊……”这一句“啊”,也不知道到底是想表示恍然大悟,还是根本只是一种敷衍,“那么,你每天的工作就是设计图案喽?”
“是的……差不多是的。”
“工作室多大?”
“三百多平米。”
“有多少人?”
“除我之外,还有三个设计师和五个助理,另外还有一些不定期兼职的同事。”
“这么多。”黄显得有点惊讶,大概在他的概念里,所谓工作室最多也就两、三个人。
“嗯。”
“请继续说,关于今天早上的行程。”
“……我到了工作室后,就跟助手一起忙着整理下午讲座要用的东西,另外,开了一个会,然后吃午饭。吃完饭,我和两个助手赶到教室,讲座差不多一点开始,三点结束。结束之后,我就回家了。”
“你还记得是几点离开教室的吗?”
“大约……三点十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