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忌一个“破”字的讳,船上的碗盆多为木、铁制品,而忌用易碎的陶瓷制品。为忌一个“住”字的讳,船上忌将筷子架在碗上,以为碗如船,筷子即“箸”,恐船住(“箸”)而歇生意。所以忌讳“停船”一词,改称“靠船”。
船上的货卸掉了,不能叫“卸完了”,而要叫“卸满了”。为忌“火”字,禁忌在船头上小便,小便有臊味,臊与烧同音。就连“洗”字,因与“死”字音近,也成了忌讳,故而洗碗称为“汰碗”,“洗澡”称为“筛凉”,“洗衣服”称为“晒衣服”等等。一旦有人误触禁忌,在场的人便要“呸!呸!”地吐上几口唾液,作为禳灾。
除了语言禁忌以外,船俗中还有不少行为禁忌。如船上烙饼、煎鱼皆不准翻面。水手不准卷裤筒。“红人”大忌,产妇未满月者不仅不准上船,更不准碰摸送到船上的任何东西。船上忌生养小孩,也忌死人,所以一旦船上妇女怀孕接近足月,或是久治不愈病人,都要尽快上岸居住,以免将邪气滞留在船上。
行船途中靠岸时,要严守“三不靠”,迎庙门不靠,怕冲犯菩萨;迎街口巷口不靠,怕冲撞“街神”;迎路口不靠,怕冲撞了“路神”。在行船时,女人是不准坐在船头上的,怕冲撞了“河神”。
现在二橹所在的船队,是从过去捕鱼的船只上组织发展起来的。所以一些渔民的祭祀礼仪还在沿袭。
每年谷雨季节,是捕鱼的汛期。船主用芦苇扎成一个柴把,名曰“财神把”。用猪头、猪尾各一个,公鸡一只,鲤鱼一条,干果、糕点、香烛若干,置于船头上。祭祀开始时,船主在船头把公鸡杀掉,将鸡血顺着船头往下淋成两行,并用沾着鸡血的鸡毛粘在桅杆根部,谓之“挂红”。猪头猪尾是敬“老爷”的,干果糕点用来祭祀“娘娘”,祈祷“平安发财”。祭祀结束后,渔民们才能背网上船,起锚出航。此俗三年两次敬或五年一大敬。
祭了“老爷”、“娘娘”,还得祭渔网,吃“满载酒”。每年的正月初,渔民开船捕鱼之前要举行开网仪式。这天,船主插点香烛、供奉三牲,将渔网平放滩涂上,请一怀孕女人在网上剪2―3个眼,然后再拖网上船,起锚开航。
船上的规矩虽然大,但并不防碍女人们在船上的生存。在她们眼睛里,船老大才是她们值得禁忌的人。没有了船老大也就没有了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只要把这些走水的爷儿们给伺候舒服了,为他们生出一串小船老大,人生这一世也就算没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