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宋帝国-第四十一回 沈发归来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重建大宋帝国> 第四十一回 沈发归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回 沈发归来(2 / 2)

沈发当机立断,命令匆匆架好的大炮朝入侵者轰击,猛烈的爆炸声一下子把正要开打的双方都吓懵了,这时十几个火枪兵骑着马,带着数百个全副武装的水手,向入侵者的背后发起冲锋,虽然在马上射击根本没有准头,但气势够吓人的,而且这些印地安人从没见过马,不知道是什么怪物,而沈发他们又打扮古怪,人群中还时不时有东西在炸,每次爆炸都要死伤几个人,那些印地安人全被吓住了,直到沈发的人马冲进人群开始砍杀才反应过来,但水手们手中的钢刀哪里是那些石器时代的武器可以抵挡的?一下子入侵者的队伍就被打乱了。村落的人开始也懵了,但看到这支从天而降的神兵居然是来帮自己的,一下子士气大振,他们本来以为这次是死定了,现在有救兵来了,马上冲出来配合。沈发这边人本来不少,加上村落的人,人数对比一下子逆转了。入侵者的斗志在多重打击下马上垮了,有些机灵的开始脚底抹油,当一个穿着比较考究的入侵者被流弹击中倒地后,入侵者完全崩溃了,没跑掉的纷纷投降。

死里逃生的村落人对待帝王一样地接待了沈发他们。随后,沈发他们就在这个叫阿拉旺的小村驻扎了下来,尽管小村人口不多,但粮食还算充裕,不过沈发还是派人从船上运来一些补给品,并在村口建起几个炮台。而经过这一仗,入侵者似乎怕了,并没有马上前来报复。利用这短暂的和平时期,沈发尽可能多地和对方进行了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沈发和这个村落的人也逐渐熟悉起来,尽管语言不通,但村落人一是出于感激,二也是因为害怕,对沈发他们甚是恭敬,任何事情都是尽可能地配合沈发他们。沈发慢慢对当地情况有了一些了解,这些人是盖丘人,在印加王国里相对较少,经常受到占多数的昌盖人的欺凌。尽管近几年因为昌盖人内部出现纷争,而盖丘人日趋团结,渐渐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势均力敌的情况。但阿拉旺村这带的昌盖人势力依然很强大。

沈发等人的到来,使阿拉旺小村顿时热闹起来,他们不仅给这个小村带来了安全,更带来了诸多先进的生产工具,丰富的生活用品,吸引了很多邻近的盖丘人前来阿拉旺小村交换生活用品,逐渐地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小集市。而不甘心失败的昌盖人后来曾数次集结了数千人企图前来洗劫和报复,都在大炮和火枪、弓箭的打击下死伤惨重,后来再也不敢来了。为更有效地保护这个村落,在沈发的设计和指挥下,盖丘人在村子周围建起了大宋式的城墙,还挖了护城河,而这过程吸引了附近大量相对零散居住的其他盖丘人来此定居,阿拉旺人口逐渐开始密集,到沈发准备回国时,阿拉旺已呈现出一个城镇的雏形了,在此居住的当地人口从原来数百人发展到了五千多人口。

在这里,不仅有交换物品的集市,吃饭喝酒的饭庄,打造农具、家具、武器、陶器的各种作坊,还有可以给人治病的小诊所及维护治安的军队。由于当地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在沈发的诱导下,他们开始学习中华文字,不过那些水手大多不识字,因此忙坏了那几个郎中,既要四处采药,又要帮人看病,还要教人学写字,他们成了阿拉旺最受尊敬的人。沈发则更是国王一般,村落的长老们都愿意听他的命令,他参照大宋的法律,又考虑了当地的习俗,制定出一部当地的法律,而那支治安军也是以部分火枪兵和水手为基础,吸收了大量当地人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

而在这过程中,沈发对当地环境和事物的了解逐渐多了,比如当地棉花的纤维明显比大宋的要来得长,这种棉花不仅容易纺织,而且纺织出来的布料柔软又透气。当地的黄皮地瓜(其实是马铃薯)不仅皮薄,而且口味和外型都和大宋的相差很多,产量高而且耐旱,又能在山地种植。当地那种叫“可可”的东西制作出来的饮料又香又好喝。还有那种长满小金豆的棒子,煮熟后又甜又糯。当然还有一种从树上收集的汁水,把他涂抹在布料上可以防水,沈发已经想到这可能就是橡胶。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他开始收集这种树的汁水,并按宗亮教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工,以方便保存。沈发在阿拉旺留了近两年时间,收集各种作物的种子和橡胶,准备回国前,为长期保持和当地人业已建立的这种良好关系,沈发留下了几乎一半的人和大部分的郎中,并和当地的长老共同推举了一个叫普录扎的人当这个地方的首领。沈发从当地招募了一些略懂水性的印地安人,还把几次战争中的俘虏挑选了一些人,补充到水手中,这才带着满满几大船的各种种子和橡胶回国了。

回来路线是先顺着赤道以南的洋流快速前进,到达现在的巴不亚新几内亚后折向往北,到达当时的麻逸(现在菲律宾)一带后,沈发知道离家不远了,这一带他太熟悉了,在麻逸稍做补给,就直奔福州,由于此时已经入冻,风向对航行很不利,到了福州已经过完年了。从家人口中得知,如今朝廷变法,很多事物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且沈复已经当了大官,他立刻和沈复取得联系。

宗亮得到消息,激动得抱着在场的醒言狠狠亲了一口,醒言赶紧让兵部速派第二舰队护送沈发北上。我在御书房接见了沈发,听取了沈发的报告后,我毫不犹豫加封沈发为威远侯,沈复为永福侯,并承诺只要我在,永保他们一族富贵。

经过和宗亮、醒言及沈家兄弟的商谈,决定由沈发带人到海南岛种植橡胶,沈发船队的另外几个得力手下到广南一带种植橡胶,农林部属下专门设立特别司专管橡胶和长绒棉的生产、种植和收购,并把一批整编乡军、厢军时裁撤下来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胶军”去这些地方专门种植橡胶树和长绒棉。而棉花则先在海南、广南、台湾一带种植,玉米和土豆都是耐旱作物,则在一些山地多的地方推广种植。

同时在这些地方进行了的规划,由于橡胶树要五年后才能开始收割,而且只有二十年的树龄,因此必须加以严格规划各地的种植次序和层次。并且立法将橡胶和长绒棉作为战略物资严禁种子外流,对所有种植园进行封闭式管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