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沈发归来
各科考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宝钞也在十月中发行了第一批三千万贯,各级府库也同时开始了回收会子的工作。由于宝钞发行前已经利用报纸、张贴皇榜等多种方式,对鉴别宝钞的真伪,宝钞的兑换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报导和说明,加上宝钞制作精美、高度防伪性以及可靠的兑换性,使其一开始就拥有良好的信用,一投放市场既被兑换一空。但没让我高兴多久,市场物价突然莫名其妙上涨了,而且市面上很少看到流通的宝钞。大家纷纷拿会子兑换宝钞,但由于宝钞数量太少,以至黑市开始出现,宝钞和会子的兑换比达到1:5,有些地方甚至更离谱达到1:6,是朝廷的一倍。
我紧张起来,忙找来财政部几个大臣及陈窈、宗亮他们询问原因及对策,陈窈向我解释了一些劣币、良币的理论,告诉我这是正常现象,说明大家认可新的货币,现在反倒可以借这个机会多发行宝钞充实府库,而多发行宝钞反而可以起到降低物价的作用。
虽然不太明白,但我还是这么做了,宝钞局加班加点,在年底前又发行了第二批四千万贯,果然物价开始有所降低。宝庆四年二月发行了第三批二千六百万贯,物价已基本回到原来的水平。市场上流通的会子越来越少,而宝钞正逐渐成为大家日常消费的主要货币。这让我计划两年内取消会子的计划几乎提前了一年半就接近完成了,只有在一些边远的地方会子还在流通,而主要城市特别是临安,商家已经不收会子了。
不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喜欢用宝钞,但在百姓还是更愿意储存金属货币,有些人是在消费时才去换些宝钞使用。为此,财政部在宗亮、陈窈的建议下着手筹办国家钱庄―大宋帝国银行。帝国银行在临安成立总行,在各路治所和主要城市成立分行,由于银行能给商家贸易带来极大便利,得到大宋工商总会的鼎立相助,财政部又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宣传,银行的发展比较顺利,各种异地汇兑业务开始展开,并日益红火起来。到三年后的振华二年,全国的大中城市都有了银行,而银行以良好的信誉,多样的服务,已经基本把各地的私人钱庄挤出了流通领域。这些都是后话了,以后慢慢地说。
回到那句五年改变崖州的话题,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时有个后来被我封为异姓王的人回来了,此人堪称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他就是在我登基前出发到美州探险的沈发,他不仅活着回来,还带回了几样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东西.第一当然就是橡胶树种子,第二就是长绒棉种子,第三是可可树种子,第四是马铃薯种子,第五是玉米种子,一起来的还有数百个印地安人。沈发的眼光简直太绝了,宗亮当时只是让他去弄橡胶树种,其他这几样东西都是沈发自己看出其优点,特地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对大宋今后的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
他去的一路可不顺利,遇到好几场大风暴,还损失了两条船,还好醒言给他的那张海图不算错得离谱,几个主要群岛都标对了地方,特别是夏威夷群岛。沙发在出发四个多月后终于找到了,并在那里得到了补充,否则沈发他们真有可能死在半路上,由于带了几个郎中,水手们除了因沉船死亡的没有出现其他减员,但带去的上百匹马死得只剩十来匹了。而从夏威夷出发一路往南,然后沿赤道往东,沈发就更小心了,沿途只要遇上岛屿就赶紧做点补充,不管是食物还是淡水,走走停停又用了几乎半年时间,终于到达现在秘鲁一带。当时印加王国正处于内乱,盖丘人在各地起义反抗昌盖人的统治。而印加王国当时的军队装备落后得一塌糊涂,主要武器是木棒、石斧、标枪、长矛、弓箭和弹弓(弹射小石块),简直是石器时代的水平。
沈发绝对是个极具才干的人才,上岸后并没莽撞地立即向内陆挺进,而是靠岸扎下营盘,并从船上拆了一些大炮下来,然后休整了几天。接着派出一半的火枪兵及部分装备了铠甲和兵器的水手作为前队,其他人留下小部分留守看护船只,其他作为后队,开始步步为营向内陆挺进。前队前行数十里停下扎营,后队立即跟上,虽然速度慢但是安全。
队伍走了不到两天就在一处山脚下发现了一个村落,沈发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扎营,沈发爬到一个高地,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了这个村落,房子都是用石头砌成,周围还有石墙,不过人烟并不密集。正当沈发在考虑是否要派人去接触的时候,突然整个村子鼓噪起来,女人和小孩纷纷往山上跑去,而男人们则都拿着武器往村口集中,看情形似乎遭到入侵。果然,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冲出树林在村口出现,双方隔着石墙开始对峙,可村落这边只有二百来人,显然人数完全处于下风,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下,低矮的石墙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沈发决定帮那些村落的人一把,他让大家穿好盔甲,并把仅有的十来匹马都集中起来交给火枪兵,大家悄悄向入侵者的身后摸去。这时,双方似乎开始谈判,村里有人爬上石墙向对方喊话,双方交涉了一阵,并没有达成条件,接着那个喊话的就被一箭射下石墙,入侵者要开始发起冲锋了。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