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之天狼-第十八章:回到主题(三)上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龙的力量之天狼> 第十八章:回到主题(三)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回到主题(三)上(1 / 2)

在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圣赫勒拿岛之上,在法国国防部长阿里奥-玛丽抵达之前,由欧盟27个成员国和18个欧洲航天局(esa)成员国代表已经抵达了大半。此刻他们正在由欧盟联合机动部队严密保护之下的朗伍德别墅之内,等待着即将开始的那一场最终决定整个欧洲命运的会议。

朗伍德别墅曾经是岛上最早的一批开拓者―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员工宿舍。其离詹姆斯敦港约有4英里的路程,坐落在海岛迎风面的高处,后有高不可攀的悬崖。英国人最早将员工宿舍安排在这里,或许是为了防备荷兰人可能的偷袭。但是那些早已作古的建造着,显然不会想到在数百年之后,这座房子的保卫竟会由一群荷兰人来负责,在乘坐上早已在野战机场之上等待自己的专车,驶向朗伍德别墅的沿途,阿里奥-玛丽都可以看到荷兰海军陆战队第2营士兵的身影。

荷兰海军陆战队历史悠久,独具特色。除了那句后来为世界各国同行所引用的非常著名的座右铭:“让陆地尽量地延伸”之外,这支创建于1655年―第二次英荷战争最激烈之时的荷兰军队少有的快速反应部队,更由于其在国内的多次反恐行动之中的优异表现,而被荷兰国民们骄傲地称之为“和平女神”。在近几年的欧盟联合机动部队北翼集群的各种演习中,荷兰海军陆战队第2营官兵更以其出色表现,夺得了多项演练科目的冠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海陆空三栖机动能力,全体队员过硬的军事素质,荷兰海军陆战队第2营自然而然的成为圣赫勒拿岛核心会场的防卫力量。

“将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提醒大家,整个欧洲曾为了反抗同一个暴君而战吗?”艰难的走过极为陡峭的斜坡后来到了朗伍德别墅之时,阿里奥-玛丽恰巧听到自己的“老朋友”―意大利国防部长伊格纳齐奥.拉鲁萨对着其他与会者说的俏皮话,和那位习惯了率性而为的意大利男人―贝卢斯科尼一样,拉鲁萨也是一个欧洲政坛有名的大嘴巴。就在一年之前,在罗马举行的反抗纳粹侵略65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身为意大利国防部长的拉鲁萨就曾因为强调了二战中那些抗击盟军的意大利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而遭到意大利民众舆论的围攻。

拉鲁萨所指的暴君无疑就是法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拿破伦。伦敦对这位欧洲最让人憎恨的战犯的警戒十分严密,即便是在孤悬大洋深处的圣赫勒拿岛之上,英国还是将被软禁的拿破伦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别墅四周12公里内。以防止任何营救被剥夺自主权的皇帝的计划和行动发生。

英国政府不会让这类事有任何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不久之后,伦敦就从西班牙驻华盛顿特区大使处得到消息:1816年6月,约瑟夫.波拿巴曾预谋带领6只装有近300名外国雇佣兵的船队前来营救自己的弟弟拿破仑.波拿巴。这一消息使伦敦方面加强了圣赫勒拿岛驻军的力量。他们得到的和平来之不易,筋疲力竭的欧洲绝不能因镇守圣赫勒拿岛不力而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安宁。

不过即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朗伍德别墅也很宽敞,而且拥有一个十分漂亮的花园。英国政府当年还曾考虑到了皇帝是否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提出苛责,而命人将大批木料、石料运上山来,准备按照拿破仑的意见修筑宽敞的房屋,但遭到了皇帝本人的谢绝。但是法国人还是告诉欧洲公众英国对这位伟人所施加的折磨:其居住条件极为恶劣,房间狭小且被狂风吹得摇摇欲坠,残暴的英国人还让皇帝及其随从挨饿,对他们十分冷酷凶残。

其实英国人对拿破伦的待遇还说的过去,至少英国人对待他没有像他曾对待英国战俘那样――将他们关在巴黎寺院的地牢里并用铁链绑在墙上。相反,拿破仑的待遇很好,有家具、佣人、仆役甚至还有他自己的法国厨子。他不但没有挨饿,相反,他们每天能得到70磅的牛肉、羊肉和7只鸡,而且还有自己的酒窖。他们还有银餐具可用。

倒是拿破仑对英国总督发出的晚宴请帖中将“拿破仑皇帝”写成“波拿巴将军”;怒不可遏的拿破仑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在回复中将对方称作是他的“刽子手”,并对他在朗伍德行动范围所受限制以及在岛上被军队看守大发牢骚。当然英国未曾承认过“帝国”或“皇帝”,因此按照伦敦的要求,只能称拿破仑为“将军”。

“我想如果没有那位暴君先生的话,意大利或许还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吧!”阿里奥-玛丽用一种很法国的方式还以颜色。这话虽然刻薄,但却不无道理。11世纪诺曼人入侵意南部并建立王国之后。曾经诞生过罗马帝国的意大利半岛在第12-13世纪曾分裂成许多王国、公国、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领地。正是由于法国同第一次欧洲国家联盟的战争之中,担任法国军队意大利战区统帅的拿破仑.波拿巴,大胆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接连击败了撒丁、上下西西里王国等意大利半岛的割据势力,在罗马帝国之后第一次将意大利半岛统一在同一面旗帜之下―至今意大利国旗依旧出自于拿破仑的手笔。1796年拿破仑的意大利军团在征战中曾使用由拿破仑本人设计的绿、白、红三色旗。

斗嘴归斗嘴,事实上在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问题,意大利不仅是举足重轻的大国,更是法国的重要盟友之一。在世纪交替之时,北约和欧盟相继实行大规模东扩计划,欧洲的两大防务机制扩大到原华约集团的中东欧地区。1999年北约接纳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个原华约集团成员,之后又相继接纳了其他中东欧国家,把绝大多数原华约集团的欧洲国家纳入本集团范围。2004年和2007年,欧盟两次实现东扩,欧盟现有成员国为27个。北约和欧盟的疆域都大幅扩大,但是国家数量激增并未强化了这两大国家集团的联合防务力量。

北约扩大后,不仅欧盟核心国与美国的矛盾加深,而且中东欧国家紧随美国,与北约中的欧盟核心国公开作对。伊拉克战争充分暴露了北约内部的分化,并导致北约在伊拉克战争中无法直接采取军事行动。不仅由于成员国扩大导致利益的分化,而且冷战后北约的重新定位和转型也导致北约何去何从这一难题的一再提出,使冷战时的纯粹防御性军事同盟无法顺利转型为新型政治与安全组织,以应对多极化和非传统安全突出的时代。特别是美欧矛盾成为影响北约转型的主要问题。在冷战后,美国与以法德为主的老欧洲之间,就如果构建世界新秩序而产生了根本的分岐。

鉴于北约联盟体制的内在规定和欧洲盟国的掣肘,美国有意抛开北约的“集体安全与联合防御”精神,实施“自愿者联盟”的原则,以联合单个北约成员国的方式,而不是以北约的名义,实施对外军事行动。而法德等欧洲盟国力图发展以欧盟为主的欧洲集体防务,对北约采取不信任、不积极态度。美欧双方对北约的忽视与冷淡为北约联盟体制的改革笼罩了阴影,使北约难以应对新时期欧洲安全形势的严峻挑战。

欧盟扩大后新老欧洲的矛盾开始出现,欧盟内部的分化加深,新老欧洲的矛盾和老欧盟内部的矛盾使欧盟的集体防务建设困难重重。首先,政府间主义使决策困难。欧盟虽然力图增强其防务臂膀,并已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采取了必要的行动,但是,由于欧盟的防务合作属于第二支柱,是政府间合作,不属超国家机制,成员国仍是主要行为体,重大决策必须全体一致通过,而在目前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中,决策需要全体一致通过是何等困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