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号潜艇在哪里?就在距离“乔治华盛顿”号不到10公里的地方。周涛等人通过光电桅杆欣赏了“飞豹”突袭航空母舰这一精彩的场面。
舰队通报了航空母舰的大致活动区域,而潜艇的水听器也在将近八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了对手。根据对水文环境条件的长期观测,在南海的部分地区有一个良好的水声通道。在一次实验中,甚至可以通过这个通道监测到600公里外的水下爆炸声。不过,这个通道并不稳定,很容易被其他的因素所干扰,比如天气等。
经过一天的漫长时间,411号才小心翼翼地突破了驱逐舰、反潜机和攻击潜艇的严密封锁,机动到了离航空母舰如此近的距离。当然,这也要拜对手的错误所赐。从黄昏开始,声呐就发现一艘美国潜艇急匆匆地赶往北方,而天上的压力也陡然减轻了许多,周涛自然不会放弃利用如此好的机会。
“海军航空兵干得太漂亮了!”李兵兴奋不已。
“给美国海军一个教训,不要以为有了航空母舰就可以为所欲为。虽然作战威力巨大,但是以前他的对手是谁?伊拉克、利比亚、还有恐怖组织,谁也没有能力去威胁到他的航母作战编队。现在面对多方向多波次组织良好的协同攻击,航空母舰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涛嘴角带着微笑。
“他们还没有想到,我们潜艇已经潜入到了他的身边,这是一个致命的位置。”朱子亮也笑容满面。
“美国海军曾经和埃及海军举行过联合演习,演习中埃及一艘老旧的w级潜艇就成功地突防到了航母的边上而没有被发觉。这就足以说明航母编队的防御体系实际上是有漏洞可以钻的。”李兵强调说。
“机会只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李兵,现在假设我们对‘华盛顿’号进行攻击,你会怎么行动?”周涛又出考题了。
“如果不考虑我们现有的武器和之后的隐蔽,在这个距离上我会使用‘暴风’火箭鱼雷。它可以以200节的速度高速扑向目标,由于操纵的惯性,对方即使发现也来不及规避。但是命中目标后我艇也会暴露,马上会招致对方直升飞机和护航舰艇的围攻,安全脱身的可能性实在太低。要知道,潜艇并不是敢死队,一换一的事情只有白痴才去做。”李兵沉着回答。
“考虑到现有的状况,我会先观察情况。航空母舰起降飞机时必须高速行驶,在这种条件下它的护航舰艇也要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它们的噪音就是我们的最好掩护。此时我发射4枚线导鱼雷。一开始以慢速航行,对方听不到它的声音,同时也方便我们加以制导。等到距离只有2到3公里的时候让鱼雷加速到高速(50节),这时对方就没有办法了。4枚鱼雷在龙骨以下爆炸,除非运气够好,否则应该是重创航母,使其失去战斗力。趁混乱我可以选择隐蔽,比如就躲在航母的船底下再等待第二次攻击。因为目标的航速会降低,短时间内不会修复,也就不存在快速离开的可能。即便无法二次攻击,受损的航母也只有撤离战场这唯一的选择。”李兵一边思考一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