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游戏-第五十三章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2 / 2)

“为什么不使用导弹呢?”

“距离太近了,根本无法隐蔽自己的踪迹。而且导弹对水面舰只的破坏威力不如鱼雷。”李兵回答的很干脆。

“这倒不是什么兵种的情结,就破坏能力来说,导弹还真不如鱼雷。”朱子亮点头同意。

与空气相比,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35倍,可压缩性只有空气的1/2500,所以水是爆轰的优良导体。如果炸药在水中爆炸,瞬间可以形成几万个大气压和数千摄氏度的高温气体,并以每秒6000到70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强大的冲击波能轻易撕裂舰艇的水下部分,而舰艇的水下防护始终是个“阿喀流斯之踵”。因此专门针对目标根基攻击的鱼雷自然成为海军武器库里的重锤。

“与导弹相比,鱼雷战斗部的装药不是太多,也就是500公斤左右。不过由于采用了定向聚能爆破的技术,再加上鱼雷爆炸与水压作用的结合就使效果放大数倍。虽然不像导弹攻击那么张扬,但是一次爆炸就能够抬升起千万吨海水,以不可抗拒的力量瞬间摧毁船体。看过资料片吗?英国的‘虎鱼’一发命中就把3000吨的靶子炸成了两截,几分钟后沉没。导弹可以使舰艇受伤,使其燃烧,但是短时间内使目标沉没的可能不大。”周涛说道。

“就射程和速度来说,导弹肯定占优势。不过大量的预警监测系统使反舰导弹的隐蔽性大打折扣。一旦发现,对方有大量的措施可以反制。电子干扰、红外诱饵等是软杀伤;小口径的速射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是硬拦截;命中概率大大降低,所以就要‘饱和攻击’的出现。就鱼雷而言,各种诱饵和干扰器的使用可以使来袭鱼雷偏离航向攻击假目标;运用深弹、反潜火箭等也有机会摧毁鱼雷。不过在水下对抗中,鱼雷一方还是领先的。你先前说的先以慢速隐蔽航行,然后在近距离高速冲击是一种办法。对方不可能在一两分钟内对多发不同方向的鱼雷形成有效拦截。还有就是尾流自导的技术。舰船在航行时,在后方水平范围约2度的张角和2倍于吃水深度的范围内会形成一条近千米长、具有声、热效应的尾流追踪目标,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消除。如果鱼雷使用尾流自导的技术,沿着舰船的航向作蛇行追击,现有手段还没有办法对抗。”朱子亮补充道。

“鱼雷还要发展,性能还要提高,比如说射程要增加;深度更深;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等。虽然现有的装备还不错,不过还有改善和提高的余地。再说,毕竟没有在严酷的实战条件下使用过,再先进的武器届时出现意外也难说。”周涛说道。

“周涛,你是想说德国的例子?”

“我知道,二战初期德国潜艇使用了新型的磁性鱼雷。试验场上效果出色,但是在战场上多次命中目标而不爆炸,差点导致潜艇艇长们的罢工,说这是木头鱼雷。事后发现是各个战场的磁场不一样,影响了鱼雷的引爆。”李兵的反应很快。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再好的演练也比不上一次实战。”周涛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