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315;航速:5节;深度:150米;战斗情况:正常,无特殊状况;时间:北京时间4月9日零时。
“周涛,交接班时间到了。没有什么特殊状况吧?”一个随和爽快的声音传来。虽然潜艇全体官兵是一个整体,在巡航期间早就形成了良好的友谊,平时互相之间开个玩笑互相起绰号都是司空见惯的,不过在潜艇上能直接称呼周涛大名的也只有一个人――朱子亮。
“老朱呀。目前一切正常,无论是海面还是水底,一切都很平静。”周涛对于年纪比自己大两岁的副艇长一向都很尊敬。
“看来巡航的第十七天又要风平浪静地过去了。”朱子亮不由轻轻感叹了一句。
“怎么了?老朱希望现在就出现一艘战略核潜艇让我们跟踪一下?”周涛半开玩笑地说。
“真有这种事情当然好。不过在茫茫深海大洋里面寻找一条噪音极低的大家伙近似于不可能。这么几年下来,成功地搜索到并跟踪大家伙的次数扳手指头也数的过来,而且时间也不超过两小时,能够得到的相关资料情报也十分有限。”朱子亮说。
“确实如此,能遇上一条大家伙除了技术以外还需要有好运气,这次巡航看起来我们的运气不怎么样。前几天我们上浮还能搜索了一些电子信号,但是接下来的几天,海上都是狂风大浪。来往的船只为了避开风浪选择改变航线,我们什么都听不到也看不到,连模拟鱼雷攻击都无法演练,搞得像出海度假似的。太悠闲了,还真想找点事情来做做。行了,不多说了。我现在去休息,现在把指挥权移交给你。”
正规的仪式还是要有,周涛起立向朱子亮敬礼,对方还礼,交接班完成。周涛返回了自己的舰长室。
1时25分
“嘟嘟嘟”,正熟睡着的411号潜艇艇长周涛突然被鸣叫声惊醒,伴随着的还有红色的警示灯闪烁。周涛一向认为,在睡眠中省去几次完全的清醒,就可以抵得上几小时的睡眠。而在战斗中,这些睡眠可能就决定了全潜艇的生死存亡。然而现在,他不得不痛苦地清醒起来。
艇长的住舱非常小,如果与豪华游轮上的住舱相比的话。房间只有大约3米长,2米5宽,包括床在内的很多设施都是折叠式的。但是如果与潜艇上其他官兵的住宿条件相比,这里可以用私人套房来形容,因为这是一个单间,绝对没有第二个人与他睡在一起。其他的军官两个人一间,士官三人一间,而普通水兵则是每三个人轮流睡两个铺位,也被形象地称作是睡热铺。士兵当中唯一可以享受军官待遇的是潜艇的译电员,由于他的地位特殊,所以可以享受军官住舱的床位。正巧,他是和政委一间,他们的住舱加上艇长室都位于右舷,因此三人也被戏称为三大“右派”。
周涛抬头看了一下安装在床头的显示器。显示器和“南海”系统连线,把船位、航向、速度、深度等各种参数及周围的战术状况显示在屏幕上,方便艇长能够随时掌握状况。而目前显示器上闪烁的红灯提醒他,声呐室有情况。
从指挥舱向艇首方向走,隔壁就是声呐室。
在水下航行时,潜艇的耳目就是声呐。411号潜艇上安装有多种声呐系统。在艇首是大功率球形阵列声呐,具有主动和被动模式。在主动模式下拥有测距功能,被动模式则是起听音作用。在指挥围壳前段安装有高频声呐,用来侦测水雷和回避可疑目标。在潜艇尾部安装有拖曳式被动声呐,专门采集远距离的低频信号,而大约600米长的电缆足以使阵列声呐远离潜艇自身的噪音。而在潜艇的两舷,还布置了舷侧阵列声呐,负责搜索探测远距离的宽波道目标。除此以外,潜艇还安装了音响信号接受器,当敌方使用大型主动声呐或者鱼雷搜索目标时,接受器会发出相应的警告。
声呐收集到所有信号经过解析以后,会在声呐操作台上显示出来,由声呐兵分别进行监视。声呐兵监视的显示器,它看起来就像是绿色的电视荧屏,上面有许多类似“下雪”或者“噪音”的东西,声呐兵就要从这种情况中去发现目标。显示器的顶端显示某一个被截获的特定音源方位或者截获的频率,垂直图表则显示经过扫描过的音源和频率。操作员必须从不规则的形态噪音的背景中发现出特别的接触。这就是水下游戏的开始。
当第一个可疑信号出现时,就表示有目标存在,声呐兵就需要将其分类。在分类这一点上,电脑只能起辅助作用,起最终决定权的还是人类。很多人都说声呐兵是怪人,其实他们一点也不奇怪。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门特长的人(当然也经过了专门的刻苦训练),他们可以轻松地判断出目标的性质,是民船还是军舰,是什么型号,什么级别,甚至可以确认是具体哪一艘。美国有一部电影里曾经夸张地说:某个高手能够听出水面舰艇甲板上掉了个硬币是多少美分。(这个家伙真应该去赌场听色子,保证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