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开放海禁。当时的商人把丝绸瓷器卖到日本,可以卖五倍的价钱,再把日本的铜运回国,又可以卖双倍的价钱。一个来回有十倍的利润。
但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出海做生意。一方面要有雄厚的资本,至少要造得起海船。另一方面,还要有政治资本,能够从政府部门获得出海许可。凡有资格贩日铜的商家被称为洋铜商,是当时最富的人。
1699年,曹寅上书康熙,请求承办铜斤。康熙同意了,交给他全部份额的三分之一,并且由内务府提供办铜本金十万两白银,曹寅可领取三分之一,三万三千三百余两。从此,曹家办铜八年。
当时,从中国航行到日本要依赖季风,只能在五月份出发,“出洋例候风信,于五月内方可开船。”每年只能往返一次。
本金乘以十倍利润,再乘以八年,等于二百六十余万两银子。
七十二回,贾琏说:“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这个再字,就是由此而来。
而书中还有个地名叫平安州,日本有平安时代,而且日本没有内战,天皇从来没有改换过,所以,平安州就是日本。
去过平安州的人,有贾琏,柳湘莲,薛蟠。薛蟠是田周,皇商,“金如铁”,贩铜。曹家派去日本的人,是贾琏,对应曹顺或者曹颜。
十六回,贾琏乳母赵嬷嬷说起圣祖南巡:“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
海舫就是海船,造海船为出海贸易做准备,这是1699年那一次南巡。
1699到1707这八年间,康熙四次南巡,非常密集,其中至少两次到过曹家。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曹家都达到顶峰,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时间上看,南巡同曹家的日铜贸易相关,康熙是东家。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