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66、李渊兴兵太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李渊兴兵太原(1 / 2)

李渊兴兵太原

在农民起义形成燎原之势、隋朝即将灭亡的时候,李渊也在太原起兵造反了。李渊是朝廷高官、地方大员,又是皇亲国戚,他兴兵造反,表明隋炀帝已经众叛亲离,隋朝的末日就要到了。

李渊,是甘肃陇西人,有着耀眼的家族背景和显赫身世。李渊的祖上,是西凉开国皇帝李暠,李暠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所以,李渊是李广的后裔。李渊的爷爷李虎,被北周追封为唐国公;李渊的父亲李昞,又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北周大臣独孤信的第四女,与杨广的母亲独孤伽罗是亲姐妹。李渊比杨广大三岁,是杨广的亲表哥。

李渊七岁的时候,父亲病死,姨妈孤独伽罗对这个幼年丧父的外甥十分疼爱,经常接到宫中。所以,李渊从小与杨广一块长大,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杨坚怕老婆,自然对李渊也很好。李渊年龄不大,就当上了刺史,并承袭了唐国公的爵位。

李渊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厚,城府很深。有个叫史世良的术士,说李渊骨格异常,将来能成帝业。李渊听了,心里很高兴,也很自负。

杨广继位以后,对李渊很不错,先后任命他为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入朝担任高官。杨广第二次东征的时候,是让杨玄感督运军粮。督运军粮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战争成败,结果杨玄感造反,致使第二次东征流产。所以,杨广第三次东征的时候,要挑选一个可靠的人,便决定由李渊督运军粮,这说明杨广对李渊十分信任。

可是,没过多久,杨广就对李渊产生了怀疑,因为社会上流传起“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杨广经过筛选,将重点怀疑对象,放在了李密、李敏、李渊三个人身上。当时李密逃亡,杨广无可奈何,只好首先将李敏家族诛灭。姓李的全都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接着,杨广召李渊进宫。李渊惊恐万分,以有病为理由,迟迟没敢前来。

有一天,杨广在后宫碰见一个姓王的嫔妃,王嫔妃是李渊的外甥女。杨广问她:“你舅舅为什么不来呢?”王嫔妃回答说,舅舅病了。杨广冷笑一声,又问:“你猜猜看,你舅舅会不会病死呢?”

李渊听说以后,日夜恐惧,惶惶不可终日。李渊没有办法,只好整日饮酒作乐,收受贿赂,自污名节,以表示没有大志。果然,杨广对他的怀疑减轻了几分。

杨广雁门被围之后,与突厥关系恶化。为了防御突厥侵扰,杨广任命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后来又任命他为太原留守,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不过,杨广同时任命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雅为太原副留守,专门监视李渊。杨广对李渊仍然不放心。

隋唐小说和有的史书把李渊写成了平庸无能之人,其实,李渊老谋深算,智谋过人,能力很强。他主政山西以后,积极招贤纳士,广交天下豪杰,招兵买马,训练部队,镇压农民起义,很快形成了强大的势力。突厥几次进犯,都被李渊击退了。

李渊还主动出击突厥,他组建了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吃、住、骑、射,都模仿突厥骑兵,但马匹和弓箭兵器,却比突厥好得多,因而战斗力很强。这支骑兵部队,像旋风一般,经常奇袭突厥,打得突厥防不胜防。突厥没有办法,只好与李渊讲和,边境趋于稳定。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山西也是义军四起,其中有几支势力较大。李渊率军将他们一一剿灭,降其部众,使得实力大增。其他地方的军政长官,都被起义军搞得焦头烂额,失去控制,有的还丢了性命,而山西则相对平静,李渊牢牢掌控着局势。可见,李渊并不是平庸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