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63、窦建德占据河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3、窦建德占据河北(1 / 2)

窦建德占据河北

在山东王薄、河南翟让起义之后,河北的窦建德也聚众造反了。窦建德出身穷苦,为人侠义,有勇有谋,与河南瓦岗军遥相呼应,多次打败隋军,占据了河北之地,成为隋末农民起义中的骨干力量。

窦建德,河北故城人,世代务农,家境贫寒。窦建德身体强壮,勇力过人,崇尚豪侠,助人为乐,为乡里所敬重。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主动前来送葬的有一千多人,可见窦建德人缘很好。

窦建德当过里长,因不愿意帮助官府欺压百姓,触犯了朝廷法令,官府要捉拿他,窦建德便逃走了,后来遇上大赦,才回到家中。乡里百姓,从此更加敬重他了。

公元611年,隋炀帝大肆征兵,准备攻打高句丽。窦建德也被征入伍,因为他强壮而有威信,被委任为二百人长,当了一个小头目。

去辽东打仗十分危险,人们普遍不愿意去。有个叫孙安祖的人,因为遭遇洪水,家中房屋财产被冲走,老婆孩子饿死,便向县令请求免役。县令不许,并责打他。孙安祖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杀了县令。孙安祖身犯重罪,无处可逃,只好投奔了窦建德。窦建德冒着杀头的风险,把他藏了起来。

藏匿不是长久之计,窦建德就对孙安祖说:“离这里不远,有个叫高鸡泊的地方,水面几百里,湖面上蒲草浓密,可以招些人马,去那里安身。”

窦建德停了停,又说:“当年文帝的时候,天下富裕,百姓顺从,去打高句丽尚且不能成功;如今朝廷横征暴敛,民怨四起,天下不稳,我料定打辽东必败。到那个时候,天下肯定大乱,我们可以借机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孙安祖很赞同。窦建德召集了几百个不愿去辽东打仗的人,跟随孙安祖进了高鸡泊,当了草寇。

河北景县有个叫高士达的人,不堪忍受朝廷欺压,聚众起义,很快形成数千人的队伍。还有个叫张金称的人,也揭竿造反。孙安祖、高士达、张金称都在高鸡泊一带活动,后来孙安祖、张金称战死了,余部归附了高士达,高士达队伍发展到上万人。

窦建德通匪的消息不幸泄露了,官府把他全家抓去,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杀掉,只有窦建德一人逃脱。窦建德身背血海深仇,参加了高士达的起义军。高士达很器重窦建德,任命他为军司马,把军权全部交给了他。

朝廷派将领郭绚率一万兵马,来讨伐起义军。窦建德报仇心切,请求由高士达留守大本营,自带七千人前去迎敌。两军对阵,只见隋军旌旗艳丽,军阵整齐,铠甲耀目;再看起义军,阵形散乱,衣衫不整,服装五颜六色,又无铠甲,显然是一群乌合之众。隋军士兵心中好笑,对起义军很看不起。

窦建德一见隋军,想起全家惨死,即刻怒发冲冠,两眼冒火,打马上前,挥舞大刀,直冲敌阵。起义军士兵见主帅带头冲了上去,个个争先恐后,不惧生死,高声呐喊,舍命杀敌。

隋军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顿时慌了手脚,整齐的队伍被冲得七零八落,伤亡惨重,被杀数千人,其余的溃散逃命。郭绚身边只剩下十几个骑兵,仓皇逃命。窦建德却不依不饶,穷追不舍,一直追出百余里,最终将郭绚斩首,把首级带了回来。这次战斗,郭绚军队全军覆没,起义军威名大振。

朝廷吃了败仗,恼羞成怒,又派出大将杨义臣,率数万兵马围剿起义军。杨义臣是隋朝名将,一生南征北战,久经沙场,曾经打败过张金称的起义军。窦建德对高士达说:“杨义臣不可轻视,我们可以先与他兜圈子,拖他几个月,等他们疲倦了,再与敌人决战不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