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手下的贵族派,又来鼓动他了,说:“如果被毒蛇咬了手臂,壮士就应该立即断腕,不能因小失大。您和翟让的关系固然亲密,但比起帝王大业来,却是小事,所以不能因小失大,必须当机立断。不然的话,后悔可就晚了。”李密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帝王大业重要,终于下定决心,要除掉翟让了。
公元617年11月11日,李密设下宴席,宴请翟让、翟让的哥哥翟弘、翟弘的儿子翟摩侯,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翟让是厚道人,根本没有想到李密会害他,没有半点戒备,欣然赴宴。没有想到的是,徐世勣和单雄信听说李密设宴,嘴巴馋了,也不请自来。
李密有点为难了,这几个人都是武艺超群,不好对付,弄不好会出意外。李密的心腹谋士房彦藻却认为,都已经准备好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走漏风声,后患无穷。
房彦藻想把徐世勣和单雄信调开,对他俩说:“王伯当将军在隔壁房间里,我看这里人多,你们二位不如去与王将军同饮。”王伯当是李密的死党,被安排在隔壁房间,以防万一。徐世勣、单雄信没有任何怀疑,跟着房彦藻去了隔壁房间。
徐世勣、单雄信走后,李密与翟让、翟弘父子等人开怀畅饮,气氛十分融洽,没有丝毫异常。酒至半酣,李密说:“我最近得到一张好弓,须力气大的才能拉动。您要不要欣赏一下?”翟让是武将,自然喜欢好弓,点头同意了。李密召唤手下壮士蔡建德,赶快把弓拿来。
翟让接过弓一看,确实是一张好弓,于是站起身来,憋足了劲,用力一拉,把弓拉了个满月。翟弘父子拍手叫好,不料,叫好声未落,李密一使眼色,侍立一旁的蔡建德突然抽出刀来,一刀刺入翟让后背。
翟让顿时发出像牛一样的吼叫声,随即倒地身亡。由于事发突然,翟弘父子都吓傻了,呆若木鸡,没等他们回过神来,蔡建德的大刀又砍了过来,两人都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隔壁房间喝酒的徐世勣,听见了动静,感觉不对,急忙出门察看。这时,李密事先安排的伏兵冲了过来,见房间里跑出一人,不由分说,一刀砍去,正中徐世勣的脖子,顿时血流如注。伏兵还想再砍,王伯当一个箭步冲出来,厉声制止,并立即察看徐世勣的伤情。
单雄信完全没有想到会出这事,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腿都软了。李密走过来,赶紧好言劝慰,说今日只诛翟氏,与其他人无关。李密还亲自给徐世勣包扎伤口。所亏徐世勣的刀伤没有致命,后来痊愈了。
就这样,翟让一世英雄,竟然稀里糊涂地惨死在他鼎力扶持的李密手里。消息传开,瓦岗寨一片震惊。李密赶紧发布安民告示,说只杀翟让一家,其他人概不牵连,希望大家齐心协办,共图大事。元老派们心中悲愤,但见翟让已死,李密又有防备,所以没敢作乱。
李密与翟让的矛盾,其实并不尖锐,根本没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如果处理得当,是能够解决的,即便解决不了,李密也应该用宽阔包容之心,来对待于他有恩的翟让,万万不能出此下策。可是,李密被帝王大业冲昏了头脑,他上台只有十个月,就用卑鄙手段谋杀了翟让,落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坏名声,后果十分严重。
李密谋杀翟让以后,虽然没有引起大的骚动,很快归于平静,但在所有瓦岗军将士的心里,却留下了深深地、无法弥合的伤痕。人人都认为,李密不是厚道之人,而是忘恩负义之徒。李密的威信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凝聚力了,人心因此而涣散。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如果人心不齐,必然会满盘皆输。李密丧失了人心,所以,他的帝王大业,最终并没有成功。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除了河南的瓦岗军以外,河北的窦建德也是一支很强的力量。窦建德占据了河北,建立了农民政权,声势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