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隋书-39、杨广狂妄立大志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39、杨广狂妄立大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9、杨广狂妄立大志(2 / 2)

杨广在登基之初,下发诏令说:“治理国家,关键在于爱护百姓,使人民富裕而有礼教。朕承继帝位,日夜牵挂天下黎民百姓,因国家幅员辽远,朕未得亲临各地,询问民间疾苦,所以,朕决定分头派遣使臣,巡视各地。对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和信守节义的人,给予表彰;对鳏寡孤独、老年人和患重病的人,给予救济;对声名显著、操行美好和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入朝任职;对败坏政事的官吏、危害人民的罪人,予以严惩,并为无辜者申冤。”

杨广的诏令说得很漂亮,俨然是一位仁义爱民的君主。可是,杨广最擅长的,是伪装和表演,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完全是与他的诏令背道而驰的。

杨广称帝只有四个月,就驾临洛阳,随即下发诏令,征调成年男子数十万人,挖掘壕沟,加强防卫。壕沟从龙门向东,抵达临清关,越过黄河后,再延伸到到上洛,工程很大。

杨广下令,一边挖壕沟,一边兴建东都洛阳,不到一年时间,一座豪华雄伟的新城便拔地而起。杨坚称帝以后,也建了一座大兴城,可他是分期施工,而且木材石料都用旧的,因而没有劳民伤财。而杨广兴建洛阳城,完全不是这样,所有的建筑材料,都用最好的,还专门从南方五岭一带运来大批奇材异石。杨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大隋朝的富有、宏伟和气派。修建洛阳城,征调民夫二百多万人,日夜施工。史书说,有一半的民夫累死和病死。

紧接着,杨广下令开挖大运河。杨广修的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前后用了六年时间。大运河有力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发挥作用一千多年,确实是杨广的一大功绩,有人甚至将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媲美。可是,在挖河过程中,征用民夫数百万人,男丁不够用,妇女也被逼上阵,死者达十之五六。开挖大运河,耗尽了国力民力,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杨广下令,远征林邑,林邑在今越南的中南部。将军刘方率军南征,经过数月激战,虽然占领了林邑国都,扬了国威,但隋军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刘方也殉国了。

杨广称帝只有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就连续做出了挖壕沟、建洛阳、挖运河、征林邑四项大的决策,并立即付诸实施,充分显示了杨广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和不顾百姓死活的执政方式。如此执政,隋朝百姓们就倒大霉了。

此后,杨广一方面穷兵黩武,征服西突厥,打击吐谷浑,震服伊吾,灭掉流求,远征契丹,收服西域,虽然开疆拓土,功绩赫赫,形成“万国来朝”局面,却损耗了大量国力军力。另一方面,他继续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据唐朝史学家胡如雷统计,在杨广统治的前八年间,共修建大型工程二十二项,征用民夫三千多万人次,搞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这样搞法,即便老子留下的家底再雄厚,也经不起杨广这样的大折腾啊!

从公元612年开始,杨广又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连续三年发动对高句丽的大规模战争。隋朝的国力民力,终于不堪重负,人民活不下去了,纷纷起来造反,隋朝大厦轰然倒塌,当了十四年皇帝的杨广,一命呜呼了。

杨广大折腾,是为了建立个人的千秋大业。可他不知道,建立任何功业,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而且要依靠人民。像杨广这样,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把民众做为奴隶,不顾百姓死活,最终只能落个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在杨广搞的大型工程当中,最著名的要算大运河了。对杨广开通大运河的功过是非,历来评价不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