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隋书-24、治国能臣苏威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24、治国能臣苏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治国能臣苏威(1 / 2)

治国能臣苏威

在杨坚众多大臣当中,苏威以善于治国理政而著称。他身兼五个重要职务,协助高颎处理国政,整天忙得团团转。苏威殚精竭虑,日夜操劳,政绩斐然,为开皇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隋书》记载,苏威,是陕西武功人。苏威从小就很聪明,显得十分成熟。他五岁那年,父亲死了,苏威痛哭流涕,极尽悲哀,如同成年人一般。

苏威的父亲,名叫苏绰,是西魏名臣、著名改革家。他总结概括了汉族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形成了“六条诏书”,作为西魏的治国纲领,使西魏由弱小逐步强盛起来,后来成为强大的北周。

苏威长大以后,满腹学问,才华出众,有父亲苏绰的风范。此时已是北周时期,北周权臣宇文护很欣赏苏威,任他为官,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可是,苏威聪慧过人,他见宇文护权势太重,担心不能长久而连累自己,就躲进山寺,以读书为乐,不问世事。后来,宇文护果然被周武帝诛杀,其兄弟子侄和亲信都受到了牵连,而苏威虽然是宇文护的女婿,但却安然无恙。

周武帝素闻苏威贤名,屡次授予官职,苏威都称病不受。苏威满腹才华,却不慕富贵,不求功名,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了。

到了杨坚辅政时期,高颎屡次向杨坚说苏威贤明,劝杨坚把他招至麾下。杨坚也听说过苏威名声,于是召他入府。杨坚与苏威交谈以后,认为他果然名不虚传,很有才干,十分喜欢,经常把他引到卧室里,与他私下里亲密交谈。

可是,苏威看出杨坚有篡位野心,不想帮他,只过了一个月,就不辞而别,逃之夭夭。高颎想把他追回来,杨坚说:“他是不想参与我的大事,姑且让他去吧。”

公元581年,杨坚废掉北周,建立了隋朝。杨坚称帝以后,对扶持他登基的人论功行赏,封官进爵。苏威没有寸功,而且还逃跑了,杨坚却很大方地授予他太子少保的高官。杨坚还追封苏威的父亲苏绰为邳国公,食邑三千户,让苏威承袭。

苏威受此大恩,也转变态度,愿意帮助杨坚了。杨坚很高兴,任命苏威为纳言,兼任民部尚书,相当于宰相。苏威上表辞让,杨坚说:“船大装得多,马快跑得远,你有大才,就别推辞了。”

苏威上任干的第一件大事,是主持制定了税收政策和征税办法。苏威的父亲苏绰,曾经为西魏制定过征税之法,成效显著。苏威借鉴父亲的做法,又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税赋制度。新制度体现了税赋公平、轻赋薄税原则,兼顾了国家利益和百姓利益,社会反响良好,杨坚很满意。

苏威建议实行勤俭建国,反对宫中使用豪华之物,杨坚采纳了。杨坚下令,将皇宫中用白银制作的帷幔钩子全部换掉,所有器具,一律不得雕琢文饰。杨坚身体力行,带头节俭,不吃肉食,不佩带金玉饰品,不穿华贵衣服。在杨坚的带动下,隋朝形成了节俭之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