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高颎竭尽全力辅佐杨坚,忠心耿耿,屡献奇策;杨坚也十分倚重高颎,对他高度信任,言听计从,君臣之间十分和睦。可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晚年,高颎触犯了杨坚的个人利益,便失宠倒霉了。
原来,杨坚和独孤皇后都宠爱次子杨广,想废黜太子杨勇,由杨广取而代之。可是,杨勇的女儿,是高颎的儿媳妇,两家是亲戚,关系十分密切。高颎是朝廷第一大臣,废黜杨勇,必然要征求高颎的意见,于是,杨坚含蓄地向高颎透露了这个意思。
高颎一听,立刻长跪不起,极力劝阻,说:“长幼有序,怎能废太子呢?”杨坚默然,什么话也没说。独孤皇后知道以后,很不满意,总是找机会说高颎的坏话。
高颎妻子去世,杨坚劝他再娶一个。高颎说:“臣已经老了,退朝之后,唯有吃斋念佛而已,不想再娶了。”可是过了不久,高颎的小妾生了一个儿子。独孤皇后趁机说:“陛下关心高颎,想让他续妻,但高颎心存爱妾,当面欺骗陛下,陛下还能信任他吗?”杨坚是有名的怕老婆,在老婆的不断挑唆下,开始疏远高颎了。
后来,杨坚想讨伐辽东,高颎固谏不可。杨坚不听,任命儿子杨谅为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由他决断军机。高颎率军出发不久,遭上大雨和疾病,结果无功而返。
独孤皇后又趁机挑拨,说高颎不真心出力。杨谅也对父母哭诉,说高颎独断专行,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还差点杀了他。娘俩一唱一和,挑起了杨坚的怒火。独孤皇后原本与高颎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还曾夸他人品高尚,如今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顾情谊了。
不久,杨坚借故免除了高颎的职务,公开冷落了他。不过,两人毕竟有着几十年的情谊,偶尔还在一块喝酒。有一次,杨坚、独孤皇后、高颎三人饮宴,三个人都感觉不自在,高颎眼泪汪汪的。杨坚自欺欺人地对高颎说:“朕没有对不起你,是你自己对不起你自己”。高颎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流泪。
杨坚对侍臣们说:“过去,我对高颎胜过自己的儿子,一天不见都不行;现在,我一点也想不起他来了,就好像世上从来没有过高颎这个人一样。看来,切不可拿自己要挟君王,自称天下第一啊!”
杨坚之所以罢免高颎,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能让杨广代替杨勇当皇帝,所以,高颎这个障碍,非清除不可。后来,杨坚又借故废黜了高颎的爵位,把他贬为平民。这样,高颎就一点影响力也没有了。
高颎成了平民,反而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因为他在位极人臣的时候,母亲就曾经告诫过他,说:“你富贵已到达极点,就差一件事了,那就是杀头。”高颎每当想起母亲的话,都惴惴不安,如今成了平民,没有了权势,认为这就可以免祸了。
高颎还是太善良了,没有看透帝王的蛇蝎心肠。杨坚虽然没有杀他,可杨广继位以后,他就在劫难逃了。杨广杀掉了哥哥杨勇,也除掉了高颎、贺若弼、宇文弼等一批功臣。高颎死时六十六岁。
《隋书》评价说:“高颎当朝执政二十年,朝野推服,天下升平,世人都说他是真宰相。他被杀以后,天下没有不伤感叹惜的,人们都在称冤不已”。
在封建制度下,像高颎这样兔死狗烹的冤案,是数不胜数的。统治者只有自己的利益,是没有丝毫情谊可言的。
杨坚的手下,还有一个治国能臣,名字叫苏威。苏威治国才能是一流的,但人品却赶不上高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