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17、兴建世界第一大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兴建世界第一大都(2 / 2)

那个时候,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是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城和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城,而隋朝新建的都城,比巴格达城大6.2倍,比拜占庭城大7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都。

新城不仅规模宏大,结构也很合理。整个城市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叫宫城,是皇帝办公和生活的地方,位于城市北边中间位置,象征着北极星;第二个区域叫皇城,是朝廷百官的办公场所和生活场所,位于皇帝宫城的南面;第三个区域叫郭城,是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城市的所有建筑,都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拱卫着宫城和皇城,象征着众星捧北斗。另外,在皇帝住的宫城北面,划出了一大片禁区,用于驻扎军队,以确保皇宫安全。

新城还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间有一条笔直的中轴线,取名朱雀大街。朱雀大街宽150米,比今天的北京长安街还要宽一些。在朱雀大街东西两边,布局着完全对称的若干居民小区,显得庄重美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另外,新城内有几个自然的高岗,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从北到南,分别建筑皇帝宫殿、朝廷官衙和寺院道观。新城处处透露着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核心,是想表现出君尊民卑、皇权至上。

新城气魄宏大,美伦美奂,应该会耗费大量钱财,甚至会劳民伤财。其实不然,杨坚是历史上出名的节俭皇帝,他处处精打细算,修建宫殿所需要的木材、石材等,都是从旧长安城拆过来的,很少购买新的,以至于并不坚固。后来,到唐玄宗年间,太庙突然倒塌,唐玄宗很吃惊,说隋文帝建太庙时间并不长,怎么倒塌了呢?大臣报告说,当初杨坚建太庙时,用的是北周太庙的木材,而北周太庙是前秦时候建的,几百年过去了,木材焉有不朽之理?

杨坚在营造新城时,充分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不是一次性建好,而是分期建设,而且尽量节约。第一期工程,只动用了几万民工,花了十个月时间,建筑了几个主要宫殿和必要的办公生活施舍,杨坚就搬进去了,之后又陆续建设了多年。所以,兴建规模宏大的新都,并没有引起官怒民怨,更没有铺张浪费。

杨坚把新都取名为大兴城,象征着新潮兴盛。大兴城的确很兴盛,人口达到几十万,有东西两个大市场,贸易十分活跃,还有很多外国人。大兴城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对促进隋朝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建立以后,仍然把大兴城作为都城,改名为长安城。唐朝经过进一步修缮和扩建,使长安城成为世界名城,人口达到一百多万。

遗憾的是,如此宏伟壮丽的建筑,竟然在唐末战乱时毁于战火,其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的大片地带。1996年,隋朝大兴城和唐朝长安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坚建立隋朝以后,着力巩固自己的统治,精心治理内部,经过七八年的辛苦努力,开创了开皇之治,实现了国富兵强,下一步,杨坚就要兵发江南,统一全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