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隋书-9、平定三方叛乱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9、平定三方叛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平定三方叛乱(1 / 2)

平定三方叛乱

在叛乱的三方当中,尉迟迥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杨坚认为,只要消灭了尉迟迥,那两方就不足为虑了。因此,杨坚兵分三路,派出名将韦孝宽,率主力大军去讨伐尉迟迥。另外,派了两名将军分别去对付益州的王谦和郧州的司马消难。

《隋书》记载,韦孝宽逃脱了尉迟迥的追杀,在河阳住了下来,等待朝廷的命令。果然,时间不长,朝廷的命令就下达了,任命他为统兵元帅,率军讨伐尉迟迥,紧接着,关中兵马就源源不断地开来。朝廷还给韦孝宽派来三个有名的大将,分别是宇文忻、梁士彦和崔弘度。

手里有了精兵强将,韦孝宽信心十足,打算一举扫平尉迟迥。不料,在这关键时刻,韦孝宽却因为年老体衰,生起病来。

消息传到朝廷,杨坚忧心忡忡,如果韦孝宽一病不起,他可是很难再找到能与尉迟迥抗衡的人了。杨坚没有办法,只好连夜派去最好的医生,为韦孝宽治病。所幸韦孝宽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没有再加重,杨坚稍微松了一口气。

不料,更糟糕的消息传来。据前线密报,宇文忻、梁士彦、崔弘度这三个领兵大将,都与尉迟迥有交情,而且有传闻说,他们接受了尉迟迥的贿赂,很可能会临阵倒戈。

杨坚大吃一惊,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马上与心腹刘昉、郑译商量。刘昉、郑译一听,也大惊失色,齐声说:“这可不得了,赶快换人吧”。杨坚人慌无智,决定重新物色将军,去替换那三个大将。

杨坚想换将之事,被李德林知道了,他感到不妙,立即去见杨坚,说:“丞相,此事万万不可!临阵换将,历来是兵家大忌;受贿的传闻,难辩真假,传扬开来,必会动摇军心;再说,尉迟迥一生领兵,与许多将领都有关系,您能保证新换的人,就一定忠诚可靠吗?”

李德林一席话,把杨坚点醒了,忙问该怎么办?李德林说:“韦将军是难得的帅才,对朝廷又很忠心,只要他身体没事,就足可以掌控局面了。您如果不放心,可以派一名心腹去做监军,既能作为耳目,又能帮助韦将军。”

杨坚一听,恍然大悟,连忙向李德林施礼致谢,十分感激地说:“如果不是先生提醒,我几乎铸成大错。”

杨坚决定,不换将军了,而派心腹去做监军。杨坚首先去找刘昉,打算让他担当此任。刘昉一听,脸都吓白了,急忙说:“我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不会打仗,我怕担负不起这个重任,坏了您的大事。”

杨坚又去找郑译。郑译犹豫了半天,吞吞吐吐地说:“我是很愿意帮助您的,可是,我家中有八十岁的老母亲,圣人说,父母在,不远行,我怕落个不孝的名声。”

杨坚本来拿刘昉、郑译作为心腹,遇有大事都与他们商量,可在这危急时刻,他俩都当了缩头乌龟,这让杨坚很是失望。杨坚也认识到,这两个家伙,出点鬼主意、搞个阴谋诡计还行,但却并没有真本事,关键时候指望不上。从此以后,杨坚就逐渐疏远了他们。后来,郑译到地方上当了刺史,五十二岁病死。刘昉却心怀不满,参与谋反,事败被杀。

杨坚又想让崔仲方前去监军。崔仲方的父亲当时在相州老家,他怕父亲被尉迟迥所害,不敢答应。正在杨坚左右为难的时候,有一个人主动请缨,这人名叫高颎。高颎原是杨坚岳父独孤信的家奴,对独孤信忠心耿耿,与杨坚关系也很密切,此时在丞相府做个小官吏。

高颎对杨坚说:“我愿意供丞相驱使,不怕有灭族之灾。”杨坚很受感动,于是派他去做监军。高颎精明强干,计谋丰富,在平叛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后来逐步升迁,并带兵平定江南,成为隋朝的栋梁之臣。

尉迟迥起兵之后,命儿子尉迟惇率军十万,向西进军,企图攻击长安。尉迟惇领兵经过十多天行军,到达武德,在沁水东岸驻扎下来。韦孝宽病情有所好转,也挥师东进,到达沁水西岸,与尉迟军队隔河对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