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8、三方起兵局势动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三方起兵局势动荡(1 / 2)

三方起兵局势动荡

杨坚当了辅政大臣以后,诛杀宗室王爷,开始图谋篡权。北周的元老重臣们不服,许多地方起兵,势力较强的有尉迟迥、司马消难和王谦。北周局势顿时混乱起来,杨坚面临着巨大危机。

《隋书》记载,杨坚接到了尉迟迥造反的报告,并不感到意外,反而有些兴奋。杨坚立即按照事先谋划好的策略,开始行动起来。一方面,任命韦孝宽为元帅,征调关中兵马,迅速东进平叛;另一方面,派使者去安抚尉迟迥,暗地里却给尉迟迥的下属带去密信,进行策反。不料,尉迟迥识破了杨坚的策反计谋,一怒之下,把朝廷使者杀掉了。

杀了朝廷使者,就等于公开与朝廷宣战了。尉迟迥召集文武官员及百姓,登上城北楼,慷慨激昂地进行动员,说:“杨坚以平庸之才,凭借外戚身份,挟制幼主,号令天下,阴谋篡权。我与君主有舅甥之亲,形同一体,打算集合义士,匡复国家,请诸君齐心协力,共图大事。”

尉迟迥派出多名使者,分别到各地串联,希望共同起兵。青州总管尉迟勤,是尉迟迥的侄子,自然听从尉迟迥的调遣。荥州刺史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等人,也纷纷表示响应。这样,在长安以东大片土地上,都举起了反旗,军队达到数十万人。

尉迟迥向北联络突厥,向南交结南陈,答应割让淮河一带的土地,以获得南陈的支持。但南陈此时已经衰弱,没敢发兵支持,突厥也不积极。尉迟迥还把赵王宇文招留在邺城的小儿子抬出来,拥戴他为主,以他的名义号令天下,显得名正言顺。

尉迟迥反旗一举,引发各地动荡,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起兵响应。司马消难,是南北朝时期司马家族最后一个有名气的人。司马消难在北齐时期投降了北周,他的女儿司马令姬,是当今皇帝宇文衍的皇后,司马消难是正宗的国丈。

司马消难对杨坚专权忿忿不平,认为辅政大臣,理应由他这个当朝国丈担任,哪里轮得上杨坚这个前朝国丈呢?何况司马消难与杨忠是结拜兄弟,杨坚只是个晚辈而已。因此,司马消难在郧州拥兵十几万,也举旗造反了。郧州在今湖北一带,位于长安东南方向。

与此同时,益州总管王谦,也举兵响应尉迟迥。王谦的父亲是北周功臣,战死沙场,因而王谦对北周十分忠心,他认为辅政大臣应该由宇文家族的人担任,对杨坚辅政十分不满。益州在今四川一带,地广人多,兵精粮足。

这样,在长安的东边、东南、西南三个方向,都发生了叛乱,对长安形成了半包围状态。由于起兵的三方,都是元老重臣,影响力很大,其他地方也出现动荡。还有许多人犹豫动摇,形势十分危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