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8、三方起兵局势动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三方起兵局势动荡(2 / 2)

杨坚心里清楚,要想渡过这次危机,关键是要安抚好其他地方的官员,不能让尉迟迥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杨坚最大的优势,是皇帝,他以皇帝的名义,派出多名使者,分别去安抚地方大员。杨坚最看中和最需要拉拢的,是并州总管李穆。

并州,在长安的北边,如果并州也起兵,会对京城形成包围,十分不利,而且并州驻有朝廷的精锐部队,对京城威胁很大。镇守并州的李穆,是宇文泰时期的老将,是西魏的开创者之一,还救过宇文泰的性命。李穆当时已经七十岁了,他不仅是并州总管,还是朝廷太师,位高权重,功勋卓著,声望很高。可以说,李穆倾向谁,谁的胜算就大。因此,尉迟迥和杨坚双方,都不遗余力地拉拢李穆。

尉迟迥与李穆是老战友,并肩战斗多年,出生入死,战友情谊很深。因此,尉迟迥在起兵之时,第一时间就派出使者,动员李穆加盟。许多人猜测,李穆可能会与尉迟迥站在一起。李穆的儿子和亲信们,也多数主张响应尉迟迥,以图大事。李穆很沉得住气,他紧锁眉头,不发一言,始终没有态度。

杨坚自然也把拉拢李穆作为重中之重,可是,派谁去当使者呢?杨坚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派李穆在朝中做官的儿子李浑为使者。众人都不同意,说:“李穆之所以还没有公开造反,就是担忧儿子在我们手里,这是多好的人质啊!可是,您把人质送过去,李穆没有了顾忌,恐怕就会反了。您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杨坚狡黠地一笑,说:“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可能效果会更好。”

李穆见儿子当使者来了,深感意外,同时心中十分佩服杨坚,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李浑对父亲讲了朝廷局势和杨坚的能力,劝父亲支持杨坚。

李穆经过深思熟虑,下了决心,他召集众人说:“周朝的德行已经衰微,不管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都能看出这一点。杨坚诚心待人,做事不同寻常,必能成就大事。我与尉迟公虽有私交,但在国家大义上,不能讲私情,更不能糊涂”。

李穆随即派儿子李浑返回京城,明确表达了支持朝廷的态度,把尉迟迥写给他的密信一并上交。李穆还让李浑给杨坚带去一件礼物,是一条有十三环的金带。金带是天子专用之物,李穆是在暗示杨坚,他支持杨坚当皇帝。

杨坚一见,心领神会,大喜过望。后来,李穆病逝的时候,杨坚封他谥号为“明”,夸赞他深明大义,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李穆明确表示支持朝廷,反对叛乱,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各地很快稳定下来,没有再发生新的反叛。这样,杨坚就可以集中精力,剿灭尉迟迥等三方叛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