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隋书> 4、杨坚靠女儿起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杨坚靠女儿起家(2 / 2)

宇文赟一方面担心朝廷和皇位,一方面又要追求享乐,因此,他想找一个既忠诚、又能干,而且没有势力的人,替他处理朝廷事务。宇文赟把心事向杨丽华一说,杨丽华立马推荐了她的父亲杨坚。杨坚是宇文赟的岳父,属于自家人,他此时只是一个地方官,在朝中没有势力,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宇文赟的要求。宇文赟很满意,立刻下诏,调杨坚入朝,负责处理朝廷日常事务。

杨坚当时任亳州总管,接到诏令,喜从天降,他兴冲冲入朝,开始协助皇帝处理朝政。杨坚曾在朝廷当小宫伯多年,对朝廷事务十分熟悉,他又心思缜密,精明能干,把朝中大小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得到百官称赞。宇文赟也很高兴,认为找对了人,从此更加专心纵情享乐了。

宇文赟当皇帝一年之后,又玩了一个新花样,他把皇位让给了只有六岁的儿子宇文衍,自己当了太上皇。二十一岁就当太上皇,宇文赟又创造了一个历史上的奇葩景观。

宇文赟这样做,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他厌倦政务,不愿意天天上朝;二是他认为皇帝的称号小了,皇帝被称为天子,是上天的儿子,如果儿子当了皇帝,他自然就是“天”了。所以,宇文赟此后不再称“朕”,而是自称“天”,他住的地方,也改为“天台”。大臣们要见他,必须事先吃斋三天、净身一天,就像对待上天一样。

皇帝如此荒唐,朝廷事务自然全都落到杨坚手里。杨坚从小立志干大事,如今见皇帝不理政事,京城中又没有宗室势力,于是滋生了野心。杨坚接受过佛、儒两家的教育,很懂得为人处事之道,他采取各种办法,拉拢大臣,广交朋友,与百官关系都很好,尤其与一个叫李德林的大臣关系密切。李德林是闻名天下的大才子,帮助杨坚出了不少好主意。杨坚还利用皇帝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力,在朝中安插亲信,结党营私,很快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势力。

杨坚在太学学习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同学,叫郑译,这个时候,郑译在宇文赟身边当近臣,很受宠信。郑译认为杨坚不同寻常,能干大事,两人又是同学和好朋友,因此来往密切。郑译又把自己的好朋友刘昉,引荐给了杨坚。刘昉也是宇文赟身边的近臣,负责起草皇帝诏书。三个人情投意合,关系相当亲密。

宇文赟的确还不是十分昏庸,他当了太上皇,但实权仍然在他手里;他委托杨坚处理政务,却对他并不十分放心。后来,宇文赟似乎察觉到杨坚有野心,心生猜忌。有一次,宇文赟发怒时,对杨丽华说:“我一定要将你家灭族!”

宇文赟担心杨坚势力坐大,造成后患,遂起了杀心。宇文赟召杨坚进宫,安排好侍卫,交待说:“只要杨坚脸色有变,就立刻杀掉他。”杨坚见到宇文赟以后,脸色平静如水,没有丝毫异常。宇文赟盯着他看了他半天,没有任何破绽,又想如果杀了他,谁来处理繁杂的朝政呢?宇文赟犹豫了半天,最终没有下决心杀他,让杨坚逃脱了一劫。

对宇文赟的猜忌,杨坚自然感觉到了。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杨坚感觉到了危险,他想离开京城,去当地方官,以求避祸。郑译积极为他运作,常常在皇帝面前吹风。宇文赟既然对杨坚起了疑心,也不想让他在朝中理政了。各方面不谋而合,于是,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

如果杨坚就此去了扬州,后边的事情,就不好说了。偏巧杨坚在出发之时,突发疾病,晚走了十多天;又偏巧在这个期间,年仅二十二岁的太上皇宇文赟,突然得急病死了。

宇文赟得病突然,死得也快,没有留下任何遗命,这给了杨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杨坚抓住这个机会,迅速上台,干出了一番宏伟事业。

杨坚上台,除了靠女儿之外,还依靠了两个小人物。可千万不要忽视小人物的作用,小人物往往能办成大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