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元史> 65、徐寿辉摧富益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5、徐寿辉摧富益贫(1 / 2)

徐寿辉摧富益贫

在北方红巾军兴盛的时候,南方的红巾军也十分活跃,其中势力最强的,是湖北徐寿辉的队伍。徐寿辉响亮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赢得了民心,部队达百万之众,纵横于江南大地。

徐寿辉,湖北黄冈人,出身贫寒。他长得身材魁伟,相貌非凡,为人正直,很有志向。徐寿辉不甘心长期受穷,便做起了赎卖土布的生意,经常走南闯北,增长了不少见识。

元朝后期,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把江南人列为最低一等,任意欺压和剥削,引起江南民众极大愤慨,因而白莲教活动十分盛行。徐寿辉痛恨元朝统治,便加入了白莲教,由于他见多识广,颇有智谋,为人仗义,得到教徒拥戴,后来成为白莲教的首领。

徐寿辉利用白莲教形式,广泛招收教徒,到处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就要降生”,鼓动人们起来造反,很快拥有了不小的势力。后来,曾在袁州举行起义的彭莹玉来到湖北,继续传布教义,动员民众反元。徐寿辉与彭莹玉志同道合,很快成为朋友,两人常在一起密谋,准备择机举行起义。

公元1351年,北方韩山童、刘福通举行大规模起义,组成了红巾军,声势浩大,天下震动。徐寿辉、彭莹玉大喜,立即号令教徒,到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聚集,宣布起义。

起义宣誓之后,数千教徒下山,一举攻占了罗田县城,接着又占领了蕲州。起义军打开官府粮仓,救济穷人,发布文告,动员民众起来推翻元朝统治。深受压迫、饥寒交迫的民众纷纷加入起义军,旬日之内,起义队伍达到数万之众。起义者头裹红巾,打着红旗,号称红巾军,以响应北方红巾军起义。

徐寿辉很有政治头脑,他在打出反元大旗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响亮地提出了“摧富益贫”口号,并且付诸实施。红巾军每到一处,除了没收官府财产以外,还将豪强地主的粮食和物资,分给缺衣少食的穷人,颇有些打土豪、分财产的味道,因而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热烈拥护。大批民众踊跃参加红巾军,后来部队竟然发展到百万之众。

贫富不均,历来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容易引发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孔子曾经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所以,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贫富不均问题,力求使贫富差距不要过于悬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