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元史> 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1 / 2)

起义具有宗教色彩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许多人的精神寄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殊作用,在封建社会里尤为重要。历史上有很多农民起义,都是以宗教为掩护,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是通过创建太平道而形成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力量最强的红巾军起义,最初是与白莲教、明教、弥勒教等民间宗教结合而发动的,起义的领导者通过宗教形式,进行宣传和组织联络,最终形成了起义洪流。起义者头裹红巾,所以称为红巾军;又因焚香聚众,也被称作“香军”。

在反元斗争中,白莲教起了关键性作用。白莲教是长期流传民间的一种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始于东晋。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的东林寺建立了白莲社,为建立净土宗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过多年发展,到了唐代,形成了教义,净土宗正始创立。净土宗也叫“莲宗”。

北宋时期,净土宗念佛结社盛行,多称为白莲社或莲社。到了南宋,江苏昆山的僧人茅子元,在净土宗基础上创建了新的教门,称为白莲宗,后来叫做白莲教。

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敬奉祖先,希望实现净土,其教义简单,通俗易懂,符合民众愿望,因而发展很快。白莲教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团体,教徒不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与平常人一样,因而吸引了大批民众参加。

元朝统治天下的时候,白莲教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元朝统治者担心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曾经两次下令禁止。白莲教公开活动受到限制,便转入地下,仍然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秘密团体。

元朝统治者压制白莲教,使得许多教徒对元朝怀有敌意;白莲教徒多数是汉人,他们敬奉祖先,不甘忍受外族压迫。因此,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都秘密从事反元活动。元朝统治者忽视白莲教的力量,禁止的力度并不大。

元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斗激烈,甚至爆发战争。继任的皇帝不熟悉汉文化,统治无方,朝政混乱,社会黑暗,白莲教势力趁机兴盛起来。他们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组织,宗派众多,不能协调一致,但教徒却遍布各地,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团体,多者数千人,少者数百人,成为一种虽然松散却十分庞大的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