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元史-48、元武宗创治改法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元史> 48、元武宗创治改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8、元武宗创治改法(2 / 2)

元武宗选拔大批年轻俊秀进入尚书省,其中多数是自己的亲信,命皇太子寿山负责尚书省。尚书省的权力很大,几乎取代了中书省,成为实际上的中枢机构。尚书省虽然行政效率很高,但却与中书省产生了尖锐矛盾,遭到许多元老旧臣们的反对,朝廷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元武宗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遏止腐败,大刀阔斧地进行吏治改革。他颁发《省部纲纪》,规范官员的行为;实行封赠制,增强官员的荣誉感;提高官员俸禄,高薪养廉;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在朝廷设立考功司,对各级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些改革举措大多数是好的,可惜元武宗在位时间太短,没有见到大的成效。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问题,元武宗采取提高盐价、征收酒税、增加富户税赋、改革货币、扩大海运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有利有弊,同样实施时间不长,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由于元朝统治重心南移,原来的都城和林已经没有了战略意义,元武宗下诏,取消和林都城的地位,改为和林行省,后来改为岭北行省。元武宗又在河北修建了元中都,作为元上都、元大都的辅助城市。

元武宗尊崇儒学,将《孝经》翻译成蒙古文,刻版模印,下发全国,诏喻民众实行孝道。元武宗还下诏免除儒生的差役,提高儒生地位。

元武宗也崇尚藏传佛教,修佛寺、做佛事,出台了优待喇嘛的政策,不允许人们对佛教不敬。元武宗还崇尚优待道教,对于为他起名的张宗师,更是尊敬有加,封张宗师为大真人。

在元武宗时期,儒学、佛教、道教都得到较快发展。不过,元武宗却下令禁止了白莲宗。白莲宗是白莲教的前身。元武宗认为白莲宗不利于他的统治,下诏禁止了。后来,寿山取消了禁令。果然,在元末的时候,白莲教成为反元的急先锋,红巾军起义的领导者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人,都是白莲教的首领或者教徒。元武宗还是挺有远见的。

元武宗在对外关系上,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政策。与高丽的关系十分密切,封高丽王为沈阳王;与安南的关系得到改善,双方不再为敌;与几个汗国保持友好往来,汗国仍然尊奉元朝为宗主国。

元武宗最受人诟病的改革措施,是实行封赠制,大肆进行封官进爵。元武宗标榜自己“溥从宽大”,也是为了笼络人心,打破了许多元朝过去的制度规定,封官、封王、赏赐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可是,封赏越多,越容易引发争议,造成混乱。

元武宗不拘旧制,创治改法,出发点是好的,有些也见到了成效。可惜他在位时间太短,有些改革出现了问题,没有来得及修正和完善。寿山继位以后,几乎将改革措施全部推翻。元武宗的改革,成为元朝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过,元武宗不循旧制、勇于改革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元武宗最大的不良嗜好,是迷恋酒色。蒙古皇帝一般都喜欢喝酒,但像元武宗这样嗜酒如命的,却不是很多。元武宗经常彻夜痛饮,毫无节制,身边又美女如云,很快耗尽了身体。有大臣劝谏,元武宗一概不听,反而逼着大臣们喝酒。

公元1311年,只当了四年皇帝的元武宗,因酒色过度,一病不起,丢了性命,年仅三十一岁。

元武宗死后,他的弟弟寿山继位,被称为元仁宗。元仁宗又有新的治国之策,他搞起了汉化运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