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元史-37、灭亡南宋统一天下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元史> 37、灭亡南宋统一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7、灭亡南宋统一天下(1 / 2)

灭亡南宋统一天下

公元1267年,忽必烈做好了一切准备,蒙军第三次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忽必烈按照刘整的建议,把主攻方向放在荆襄地区,拉开了襄阳之战的大幕。

襄阳在湖北境内,有七省通衢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城有岘山、汉江两道天然屏障,城坚池深,仓储丰厚,易守难攻。襄阳城与樊城隔江相望,互为犄角,可以相互支援。襄阳离蒙古统治地区离得很近,蒙军很快就能到达。

忽必烈任命阿术为主将、刘整为副将,率兵五万,攻打襄阳。阿术是蒙古贵族,时年三十岁。刘整当时五十六岁,久经沙场,经验丰富,襄阳之战实际上是由他指挥。宋军方面指挥襄阳之战的,是吕文德、吕文焕兄弟。兄弟俩也是征战多年,很有经验。

在对襄阳开战之前,刘整施了个计策,他向吕文德行贿,要求在襄阳城外设立集市,并以保护货物为名,修筑城堡。由于宋蒙之间几年没有战事,吕文德麻痹,竟然同意了。这样,刘整以集市贸易为掩护,使大批伪装的蒙军士兵轻易渡过汉江,聚集在襄阳城下。

部署妥当之后,蒙军突然向襄阳城发动了攻击。宋军急忙奋起抵御,好在襄阳城坚固,刘整的偷袭没有成功。此后,蒙军依托集市上的城堡,与襄阳城对峙。

南宋朝廷听说襄阳被围,陆续派来援军。刘整见襄阳城短时间难以攻破,便采取了围点打援的策略。忽必烈命汉族大臣史天泽带领大批蒙军,支援襄阳战场,其中仅水军就有七万多人、战舰五千多艘。

在襄阳之战中,南宋朝廷先后派来十几批水陆援军,均被蒙军击退或消灭。所以,襄阳之战不是单纯的攻城和防守,而是宋蒙之间的大决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进行鏖战。经过数十次激烈战斗,宋军主力遭受重大损失,也无援兵可派了。

蒙军集中兵力攻城,水陆夹击,又用大炮猛轰,城上城下一片火海。襄阳军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打退蒙军一次又一次猛烈的进攻。襄阳城坚守数年,仍然屹立不倒。

在襄阳之战期间,忽必列建立了元朝,宋蒙战争变为宋元战争。南宋朝廷依然混乱不堪,弱智皇帝宋度宗在襄阳被围三年之后,才知道实情。“蟋蟀宰相”贾似道把持朝廷,照样穷奢极欲,对襄阳之战放任不管。襄阳主帅吕文德身心交瘁,不幸病逝,给守城军民造成很大影响。

公元1273年,襄阳城坚守了六年之久,终于粮草断绝,伤亡惨重,无法坚持了。樊城已被元军攻破,并遭到屠城。吕文焕迫不得已,只好开城投降,襄阳之战落下了帷幕。

襄阳是南宋的西大门,襄阳一失,元军便可长驱直入了。忽必烈大喜,调集全国精锐部队,由蒙古大臣伯颜为主帅、史天泽为副帅,刘整、吕文焕、张弘范等人为先锋,大举进攻南宋。

元军沿长江东进,宋军主力在襄阳之战中遭受重大损失,已形不成有效的抵抗力量。吕文焕投降以后,受到优待,他感到南宋大势已去,也愿意为元朝效力。沿途许多宋军将领,都与吕文焕有交情,在吕文焕的劝说下,纷纷归顺投降。元朝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到达安徽境内,离杭州不远了。

这个时候,弱智皇帝宋度宗已经病死,他四岁的儿子继位,由谢太皇太后摄政。谢太皇太后令宰相贾似道率军迎敌,贾似道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出战。

贾似道东拼西凑地调集了最后的十三万军队、两千五千艘战船,沿江西上,阻击元军,走到安徽铜陵的丁家洲一带,与元军相遇。贾似道根本不会打仗,又见元军势大,早就吓破了胆,赶紧派人向伯颜求和。伯颜拒绝了,下令对宋军展开攻击。

宋军兵无斗志,一触即败,溃不成军,元军乘胜追杀一百五十多里,宋军几乎全军覆没。贾似道逃回杭州,被免除官职,流放外地,途中被人杀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