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洲之战,宋军主力损失殆尽。元军士气高涨,继续东进,直扑杭州。途中所经过的州县,多数投降或逃散,但在常州却遇到激烈抵抗。常州知府姚訔、通判陈炤,面对几十万元军,明知不敌,却奋起反抗,坚守数日,因寡不敌众,最终被元军攻破城池。陈炤巷战而死,姚訔宁死不当俘虏,投火自焚。
公元1276年,元军兵临杭州城下。此时,城内几乎没有守军,大臣们都跑光了,只剩下六个朝臣。谢太皇太后毫无办法,只好携小皇帝投降。南宋灭亡了。
在元军包围杭州之前,一些大臣见局势不可逆转,带着宋度宗另外两个幼子逃了出去。南宋大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在福州另立宋度宗的幼子为帝,延续南宋政权,继续与元军对抗。许多有气节的大臣、将士和民众,纷纷向福州聚集,形成了十几万人的南宋残余势力。
公元1277年,元军攻占了福州。文天祥与张世杰商议,由张世杰带领大部分人员,坐船入海躲避;文天祥则率部分兵力,留在陆地牵制敌人。忽必烈传令元军各部,务必将南宋残余势力彻底消灭。
在元军所部当中,张弘范的队伍最为凶悍,对南宋残余势力咬住不放,穷追猛打。张弘范也是汉族人,祖籍南阳,后迁至河北保定。张弘范的父亲叫张柔,是保定地区民间武装的首领,在木华黎经略中原的时候,就投靠了蒙古,成为汉人世侯。
张弘范在蒙古统治下长大,他长须拂胸,风度翩翩,能诗善文,打起仗来却十分凶猛,被元朝封为镇国大将军。在灭宋战争中,张弘范一直充当先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又要把南宋残余势力赶尽杀绝。
公元1278年,张弘范消灭了文天祥的部队,文天祥不幸被俘。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却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后来,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就义。
张弘范消灭了文天祥的部队,继续追击张世杰的队伍。公元1279年,张弘范率领的元军,终于将张世杰的队伍包围在广东崖山,南宋残余势力陷入了绝境。
这个时候,张世杰的队伍还有十万多人,但战斗人员并不多,大多数是朝廷官员、随军家属和自愿跟随的民众,其中有不少老人、妇女和孩子。这些人明知宋朝大势已去,却不肯离散,人人准备为国捐躯。
张弘范派人劝降,遭到拒绝,于是展开攻击。张世杰的残余势力自然敌不过如狼似虎的元军,结果战斗人员全部牺牲。陆秀夫背负八岁的小皇帝蹈海殉国。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被誉为“宋末三杰”。
剩下的手无寸铁的朝廷官员、随军家属和民众,宁死不当俘虏,纷纷跳海自尽,以身殉国,无一人投降。
第二天,战事结束,风平浪静,在湛蓝的海面上,漂浮起十余万具尸体,其中有许多老人、妇女和孩子。尸体连成一片,密密麻麻,一望无际,撼人心灵,感天动地!
南宋终于灭亡了。在中国历史上,灭亡的朝代不少,但从来没有像宋朝这样,惨烈、悲壮和令人敬佩!
张弘范灭掉南宋,大功告成,洋洋得意,在崖山石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以作纪念。后来,有人在前边加了一个“宋”字,变成“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以示讽刺。
南宋是被蒙古人灭掉的,但在灭宋战争中起了关键作用和立下大功的刘整、史天泽、张弘范,却都是汉族人。这令人无语,也值得深思。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天下过程中,有不少汉族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出力最大、立功最多、获得官职最高的,是史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