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读元史-34、用汉人方法治理汉地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新视角读元史> 34、用汉人方法治理汉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4、用汉人方法治理汉地(2 / 2)

关中,是指潼关以西广大地区,面积以邢州大得多,沃野千里,人口稠密。忽必烈在关中设置了安抚、经略、宣抚三司机构,官员多数是汉人。关中采取“选人以居职,颁俸以养廉,去污以清政,劝农以富民”等措施,很快实现大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忽必烈在邢州、关中取得经验后,逐步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推广,都取得明显效果。与此同时,忽必烈也获得良好声誉,许多中原民众改变了对蒙古统治者的看法。在此期间,忽必烈率兵攻灭大理国,立下大功,使他的权势和声望如日中天。

然而,忽必烈推行汉治的做法,违背了蒙古传统的统治方式,提高了汉人地位,触犯了蒙古贵族的利益,招致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和反对。以朝中大臣阿兰答儿为首的一批官员,纷纷向蒙哥进谗言,说忽必烈大肆收买中原人士,必有不臣之心。

蒙哥对忽必烈的做法也不满意,并且起了猜忌之心。公元1257年,蒙哥下令削夺忽必烈兵权,收回了邢州、关中、河南等地权力,撤消了一批汉族官员的职务,忽必烈推行汉治遭受了重大挫折。

金莲川幕府的士大夫们也遭到打击迫害,不少人被免除职务。不过,士大夫们并没有离散,反而更加团结,并且纷纷为忽必烈出谋献策。鉴于蒙哥和蒙古贵族势力庞大,他们建议忽必烈韬光养晦,暂且忍耐,等待时机。忽必烈听从了,于是以脚疾为由,在开平养病休息。

时间不长,忽必烈的机就来了。蒙哥大举伐宋,他自己率军攻打四川,让宗王塔察儿率东路军进攻荆襄地区。塔察儿没有领兵才能,屡吃败仗,进军不利,蒙哥十分恼火。

忽必烈见机会难得,赶紧给蒙哥上书,说自己的病好了,愿意领兵出征,为兄长效力。蒙哥没有办法,只好将东路军交给忽必烈统领,忽必烈重新掌握了兵权。

公元1259年,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城下,这给了忽必烈一个天大的机会。当时,忽必烈率东路军所向披靡,一举渡过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蒙哥死讯传来,忽必烈由于战事顺利,并不想立即撤兵。士大夫们纷纷劝他说,凡事要有轻重缓急,眼下最要紧的,是回去争夺汗位。忽必烈的妻子察必,也派人劝他速回。于是,忽必烈撤军北返,驻军在燕京一带。

此时,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登基准备。阿里不哥受蒙哥宠信,长期镇守都城和林,主持朝政,因而得到蒙哥皇后和儿子以及朝中大臣们的支持,蒙古贵族多数倾支持阿里不哥,而倾向忽必烈的却不是很多。阿里不哥几次派使者来,邀请忽必烈去和林,共商大事,企图逼他就范。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汉族士大夫们的建议下,抢先在开平宣布继承汗位。阿里不哥大怒,也在和林宣布登位。随后,两兄弟之间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忽必烈在士大夫们的帮助下,凭借漠南汉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最终打败了阿里不哥。

忽必烈获胜,掌握了统治权,可是,由于两兄弟的内战,四大汗国借机独立,大蒙古国解体了。

公元1271年,在刘秉忠等士大夫们的策划下,忽必烈宣布将大蒙古国改名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从此开始了元朝对全国近百年的统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