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李璮叛乱
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时候,漠南汉地发生一件大事,山东军阀、汉族将领李璮,打着恢复汉族政权的旗号,举兵叛乱了。
李璮,山东潍坊人。李璮的父亲李全,是金末地方武装红袄军的首领,占据山东益都一带,先后与金国、南宋为敌,被南宋军队所杀。李璮的母亲杨妙真,也是红袄军首领,武艺高强,独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武术界所推崇。
李璮在父亲死后接管了队伍,仍然是地方武装的首领。在木华黎经略中原的时候,采取了拉拢地方武装的政策,李璮便投靠了蒙古。当时投靠蒙古的地方武装首领,比较出名的还有张柔、史天泽等人。他们是最早归附蒙古的汉人,被蒙古封官进爵,称为汉人世侯。
李璮的父母都是著名武术家,他从小习武,武艺高强,而且野心勃勃。李璮起初的势力仅局限在益都(今山东青州市)一带,经过十多年努力,李璮兼并了周围一些地方武装,势力扩大到大半个山东,而且向南发展,夺取了南宋的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等四座城池。
蒙古统治者十分器重李璮,将宗王塔察儿的妹妹嫁他为妻。后来,李璮又娶了王文统的女儿。王文统是金莲川幕府成员之一,被忽必烈任命为平章政事。
可是,李璮势力增强以后,野心膨胀,想要反叛蒙古,建立自己的政权。对李璮的反心,许多人都看出来了,汉人世侯之一的张宏,就曾经向忽必烈进言,说李璮必反。忽必烈正在推行汉治,极力拉拢汉人世侯,只好先采取笼络的策略,加封李璮为江淮大都督,赐金银符六十多枚,同时对他保持着警惕。
公元1262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得不可开交,忽必烈亲率大军征伐漠北,中原一带兵力空虚。李璮觉得机会难得,终于公开举兵叛乱了。
李璮在起兵之前,秘密召回了留在燕京的儿子李彦简,还写信告知了岳父王文统。李璮发布文告,传檄各地,打着恢复宋朝的旗号,号召中原民众和汉人世侯起来造反,推翻蒙古统治,建立汉人政权。李璮起兵之后,杀掉境内的蒙古官员和戎军,迅速攻占了济南。
李璮为了起兵成功,给南宋皇帝写信,要求联合出兵,共同抗蒙。南宋则要求李璮,先归还被其占领的海州四城。李璮无奈,只好归还城池,以表诚意。可是,南宋已经偏安江南多年,实力弱小,不敢与强大的蒙古对抗,又与李璮有杀父之仇,所以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兵,并没有全力支持他。
李璮原先以为,他打着恢复宋朝的旗号,中原民众和汉人世侯必会群起响应。可是,宋朝丢失北方已达一百三十多年,北方长期在辽国、金国、蒙古的统治之下,人们对宋朝已经十分陌生,汉人统治的观念也很淡漠,再加上忽必烈推行汉治很有成效,因而中原民众几乎无人响应。
在北方有许多汉人世侯,他们很早就投靠了蒙古,自身得到很多利益,因而大多数都忠于蒙古。汉人世侯不仅没有响应李璮叛乱,反而听从蒙古大汗的命令,向李璮展开攻击。
李璮叛乱时,忽必烈正在漠北与阿里不哥决战。起初,忽必烈有些恐慌,他担心李璮打出恢复宋朝的旗号,汉人响应,北方会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