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益州也发生了兵变,建立谯蜀政权,脱离了东晋。刘裕当然不能容忍,派兵灭掉谯蜀,巴蜀地区重新纳入东晋版图。
不久,皇室司马休之父子作乱,割据荆、扬二州,刘裕派兵剿灭。至此,经过几年连续征战,南方各个割据势力全被刘裕消灭了,东晋出现了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公元417年,刘裕统一东晋之后,趁后秦内乱之际,率军再次北伐。刘裕兵分四路,声势浩大,后秦军队闻风溃逃。晋军进展神速,五个月时间,就攻占洛阳,收复了河南全境。接着,挥师西进,突破潼关防线,一举攻陷长安。后秦皇帝姚泓率群臣投降,后秦宣告灭亡。
刘裕通过两次北伐,灭掉了南燕、后秦两国,攻占洛阳、长安两座都城,收复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大片土地,使东晋版图空前扩大,刘裕也因此威名远扬。
刘裕在军事上取得巨大成就,在治国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刘裕针对东晋长期存在的各种弊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先改革的,是用人制度。刘裕结束了长期存在的门阀专政时代,开启了按才能选拔官吏的新篇章。
东晋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手里,选拔官吏,主要依据出身门第,都是名门大族的人当官,寒门出身的人很少,致使大量庸人充斥朝廷,这是东晋长期不能兴盛的重要原因。
刘裕出身寒门,对门阀专政深恶痛绝,也深知其弊端,于是,他果断抛弃了这一极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提拔重用了大批寒微之人,为东晋政权注入了新鲜血液,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加令人称道的是,刘裕首创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这是科举制度的萌芽。
在政治上,刘裕致力于削弱强藩,强化中央集权,减少州府官吏和军队的数量,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在吏治上,刘裕严格整顿,对“骄纵贪侈,不恤政事”者,予以严厉惩罚,甚至处死;在经济上,刘裕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多次下令减免税役,减轻百姓负担,发展生产;在文化上,刘裕推崇儒学,重视教育,加强对汉文化书籍的保护,注重改善社会风气。
刘裕执政以来,凭着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用了十几年时间,使东晋政局稳定、疆域拓展、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刘裕的卓越功勋,受到人们的广泛赞颂。
这个时候,东晋的最高统治者,仍然是那个分不清春夏秋冬、生活不能自理的白痴皇帝。刘裕与傻皇帝相比,何止强一万倍。因此,刘裕代晋称帝,就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