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9(1 / 2)

然而至少至今,严氏尚未犯法,也不必谈法办。不多时,却有了严沧鸿平迁的任命,从户部尚书转吏部尚书,严复良也加了太子太师。

吏部是六部之首,以严沧鸿的年纪做到这个位置,确是难得。皇帝特意向严清鹤解释:“这是法办。”

宰相任命后就一直兼着吏部尚书,如今交接得差不多了才放下。吏部尚书的位子空出来,没从吏部上人,是严沧鸿转去了。皇帝又补充道:“朕早和你说过,想要伯瑜到吏部。原想再等几年,但没料到出这样的事情,眼下正有了机会。”

严清鹤正闲着写字,屋里炭火太旺,他把窗子稍开了些透气。皇帝和他说话,他就搁下笔,一丝风却吹动了没拿镇纸压着的纸。

章颉伸手压住那张纸,却见写的是:“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并不名诗,他却恰好知道。是齐高帝萧道成的一首小诗,名叫《群鹤咏》。

然而后两句是: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他只做没看到,亲手把那张纸放回去,拿镇纸压好了。严清鹤笑道:“陛下哪里用这样和我解释,我不过几月不在朝中,不至于连这些都看不懂了。”

皇帝转转手上的扳指,也笑着开口:“你的父兄,朕都可提携重用。但你不行——朕怕你怨朕。要是有朝一日你做到相位,朕要寝食不安的。”

片刻后,皇帝道:“开玩笑的。朕舍不得放你走。把你放走了,就回不来了。”

第三十三章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严清鹤听到这话,几番欲言又止。他问陈谨行:“你真的想清楚了?”

朝廷要派专人去岭南,惩治流匪,开化民风,开通商路,运输物产。没人想去那蛮荒之地,然而陈谨行主动请缨。别人也许不明白为什么——谁还会记得赵衡方的小儿子在那里呢?哪怕记得,陈谨行怎么会去上赶着和那罪臣之子扯上关系呢?应当是避之不及。

但严清鹤却明白,所以他更觉得陈谨行是疯了。

陈谨行道:“为荔枝都可,为人如何不可?”

严清鹤觉得他从前白教导陈谨行了。陈谨行知道严清鹤为他好,又道:“并不是长留在那里,不过去做一阵,事情办了就会回来的……我明白道理的。”

严清鹤要给他气笑了:“要是回不来呢?那地方去了就那么容易回来吗,谁去替你?你无亲无故,无依无靠,谁去捞你?你家里千辛万苦地供你出来,要你光宗耀祖……你却拿这开玩笑。”

“多谢严二哥教诲。”陈谨行说,“我仔细想过的。老师说能出任做出成绩也是好的,我留在这里,也未必是好事。”

他说的老师是主考官景铭昭。严清鹤听到景铭昭关照他,多少放心一些,然而还是叹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