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妈妈都会阻止孩子一些调皮、淘气的行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就爱玩一些脏乎乎的东西呢?
茵茵很多次这样的行为被妈妈制止之后,慢慢地,茵茵出门很规矩,再也不乱动一些脏东西,总是很小心地把自己保护起来。
◎了解父母制止孩子探索行为的危害
我们已经多次提到,3岁左右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感到新鲜,都想去尝试、探索,这是正常孩子的正常举动。他们对脏没有概念,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如果眼前的事物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目的,不惜任何代价地去尝试和探索。
可是,我们常常为了“省时”“省事”“省去麻烦”“担心安全”等,在孩子的探索刚刚萌发的时候就立刻制止了孩子,或者用语言,或者用外力强迫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孩子的探索常常被我们掐灭在萌芽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懒惰、毫无责任感、不思进取、没有目标、没有动机,只会庸庸度日。
孩子的探索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开发孩子的智能,使孩子增长见识,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如果过多地限制孩子,就可能会导致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我们经常见到很调皮的孩子头脑很聪明,有些动作迟缓的孩子,智力水平也会比好动的孩子低,就是这样的道理。
◎发现孩子的探索时,给予及时的鼓励
孩子的探索是难能可贵的,它是孩子创造力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孩子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就会有一种推动力促使他们去了解它、触摸它,对它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由于有了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将来孩子就很有可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因此,我们需要悉心保护孩子的探索,及时地给予鼓励。
在上面例子中,茵茵的妈妈制止茵茵玩水,要拉她回家换衣服。这时爸爸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的探索呢?
茵茵爸爸制止了妈妈的行为,对她说:“孩子踏水玩只不过会弄脏衣服和鞋子,没什么危险。再说,让孩子体验一下踏水玩的乐趣,她会从中知道很多东西。”爸爸指着不远处的一处水洼,对茵茵说:“那里水更多,快去!”茵茵快速地跑过去,双脚踏在水里,溅起更大的水花,茵茵高兴得不得了。回到家,洗完澡后,爸爸告诉茵茵一些“水往低处流”的知识,还趁机告诉她玩水时间长会把脚泡得皱皱,如果想玩水就需要穿雨鞋保护自己的脚。
和茵茵同住一个小区的超超也和妈妈在雨后一起下楼玩。他走在路上,看到柏油路上趴着一些长长的粉红色的虫子,并且还在动。他好奇地蹲下来,观察了一会儿,想伸手去抓这些虫子,但他又不敢抓。妈妈在旁边不动声色地看着,看到超超犹豫不决的样子,妈妈对超超说:“这些虫子是从土里钻出来的,叫蚯蚓,不会咬人的,你摸摸看。”超超听后勇敢地抓起蚯蚓。妈妈又告诉超超蚯蚓的一些常识,建议超超把它们放回土里去。
其实,茵茵爸爸和超超妈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看似“纵容”了孩子,其实是对孩子探索的极大鼓励。当孩子打雪仗、看蚂蚁搬家、看蜘蛛结网、抓萤火虫……的时候,我们都要用鼓励的做法,让他按照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并获得真正的快乐。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建构自我意识的阶段,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强烈的学习和探索,让孩子从探索中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能独立做什么事。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甚至可能发展出一生的事业。
把学习演变成游戏,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如果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就会觉得学习是无比快乐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总是逼着孩子学习,就容易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比较烦的事情,特别是学习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感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总想出去玩,根本就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这时,孩子的人虽在家里,可是心思却早已脱离所学习的内容,不知飞向何方了。
——孙云晓《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一位妈妈在网上求助:“我的孩子3岁了,他能认识大部分英文字母了。孩子告诉我他长大了想当警察,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如果想当警察就得认识字母和数字。这样我们就每天走到街上去认识车牌号。我发现孩子对6和9分不清,对bdp、mn、mw这些相似的字母分不清。让他学多了,他就会心烦,哭闹,真拿他没办法。”
不只这位3岁孩子的妈妈有这样的苦恼,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妈妈抱怨:“我家孩子成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不想学习,一提学习就头疼,一玩游戏就精神,真让人发愁。”
我在一家教育网站做qq群管理,经常有一些妈妈求助,要帮忙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厌学的孩子不是因为网瘾就是早恋,要么就是做作业拖拉,没有效率,一做就是一晚上,作业还写不完,用妈妈的话说就是“磨洋工”。如今,越来越多厌学的孩子让父母苦恼不已。
◎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兴趣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