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2 / 2)

3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他们自我意识已经比较强了,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去做。但是有一些事情孩子没有尝试过,没有做事的经验,就喜欢向父母求助。如果我们轻易伸出援手,孩子就会在心里认同自己求助的做法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的帮助也是理所应当的。这样的做法,致使孩子在以后遇到了困难,就会立刻向父母寻求帮助,不仅累坏了大人,也让孩子丧失了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机会,这对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有些孩子遇到困难之后会产生挫败感,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又因为父母平时对孩子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受一点儿伤害,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暴躁的性格。他们面对困难的方式通常是把责任推给父母,以此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挫败感。

◎让孩子勇敢面对困难,自己解决问题

学会放手,不要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家里的“小太阳”,全家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大人一味地纵容、娇惯孩子,生怕孩子受半点儿委屈,替他们做好了一切。

一个幼儿园的老师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幼儿园中午吃炸虾,小朋友都吃完了,只有思思一个人在吃,但他盘子里的虾都是完整的。原来不是思思不爱吃,而是他不会剥。在家里都是爸爸妈妈剥好了放到他碗里的。

这不只是一个剥虾的问题,而是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问题。一个连剥虾都不会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一定不是自己去克服,而是求助于父母。我们一定要清楚,不要一看到一件小事被孩子搞得很复杂就上去帮一把,我们的举手之劳会一点点扼杀掉孩子的自立和自理的能力,甚至可能让孩子一生都丧失掉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句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孩子解决问题,不如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要让孩子多观察、多动手,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收拾玩具,或者把拆开的玩具装起来等,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怎么做才能解决。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让孩子动手做事也是对孩子能力的认可和尊重,也会极大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要在孩子失误之后训斥、嘲讽孩子,而应该鼓励孩子,相信孩子,告诉孩子:“这次失误说明这个办法行不通,妈妈相信你有能力把这个困难解决掉。”鼓励孩子重新尝试,并让他相信世界上很少有一下子就能解决的问题,减轻孩子的挫败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毕竟经验有限,他们因为能力限制可能遇到一些困难,如果我们只是放手不管,让孩子屡次经历挫败,孩子可能会丧失信心。培养孩子的自立不等于说在每种情况下都要孩子单独去解决问题,我们也要告诉孩子必要的时候也要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逼”着孩子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感性认识丰富的人,妈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认识。不要总为孩子上什么培训班而苦恼,应该先听一听孩子提出的问题,然后经常问一下孩子“为什么?”以开拓他们的思考空间,“为什么”的提问中隐藏着孩子的感性认识的灵光。

——张炳慧《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

3岁左右的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整天缠着爸爸妈妈问个没完。问的内容是千奇百怪,诸如,“为什么小草是绿色的”“为什么小鱼在水里游”“为什么我不能像小猴子一样爬树”“为什么爷爷的牙齿能拿出来”,等等,每次非要问个明白才肯罢休。

薇薇从小就特别爱问问题,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每一次,薇薇都是打破沙锅问到底,非要弄清楚了才罢休。有时候,薇薇问的问题妈妈回答不出来,妈妈还要自己去翻书查找。妈妈虽然有些烦累,但看到薇薇这么勤学好问,爱思考问题,觉得是件好事情,还打心眼里高兴。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薇薇上小学了,妈妈慢慢发现了一些问题,女儿可能是习惯了问问题,现在碰到什么问题都来问妈妈,“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呀?”“妈妈,这个字怎么念啊?”“妈妈,雨水有什么好处啊?”“妈妈,老师让搞活动,我该怎么安排呀?”等,大事小事都要来问妈妈。妈妈开始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了解孩子为什么爱问问题

3~6岁的孩子喜欢提问,在心理学上把这个时期称为“询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迅速发展,大脑的迅速发展带来语言和智力上的迅速发展。因此,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孩子到了3岁,因为行动的独立和自我意识的萌发,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环境,他们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对环境的关心。他们对外部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好奇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以他们的思维和经验是不可能知道答案的。于是,孩子开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此来更多地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同时,也能满足他们掌控世界的需求,知道了这些信息,他们便知道自己可以不必担心和恐惧,更增添了一份向未知世界进取的信心。

◎了解父母回答孩子问题的方式

有时候,孩子问题问得太多太杂,以至于让我们无法回答,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不耐烦地说:“去去去,一边儿玩儿去,妈妈现在没时间回答你。”或者“你哪来那么多问题,总是没完没了地问,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如果孩子经常受到我们这样的“待遇”,孩子探索世界的就会被打压下去,慢慢变得不爱思考,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好奇心,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