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其他类型>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什么都想自己干 (4)(1 / 2)

有一个外国的例子,说的是一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准备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天才。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已经会几国语言,6岁时考入中学,12岁上了哈佛大学,16岁攻读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教授爸爸让孩子每一分钟都“吸收,不停地吸收”。结果,18岁时,博士儿子却成了英国伦敦一家商店的售货员,拒绝做任何“有知识性的活动”。他做了售货员,但他非常快乐。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呢?你一定想知道为什么父母付出这么多,孩子却不快乐吧?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父母的安排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给了孩子全身心的爱。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帮他设计好了未来,给孩子规定了条条框框,然后让孩子按照他们的设定按部就班地成长。

可是,他们从不知道,也不可能相信,胎儿在母体形成的那一刻,就有一种神秘的、伴随着的精神降临在人世间,指导孩子如何发展,指导孩子去看、去摸、去抓、去咬、去哭、去听……弗洛伊德管它叫“生本能”,蒙台梭利称它为“精神胚胎”。孩子是按照自己的自身规律来发展的,如果我们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他发展,而是强加于他,逼迫他必须做某些事情,左右他的人生,那么我们这些过多的安排和规定就会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他们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误区,孩子真正的道德感就很难建立了。就如第二个例子中的儿子一样,他宁肯选择做一个售货员也不愿听从父亲的安排。

◎过多的条条框框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总是喜欢对孩子的行为和选择进行干涉和限制,为孩子设置很多的条条框框,经常告诉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们以为这样做是出于“爱”,是怕孩子受到伤害,希望孩子越来越好。

3岁左右的孩子对外界充满好奇,他们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通过触摸、体验,在内心形成固有的经验。如果我们对他们限制太多,孩子往往会缺乏自信,心理压力大,做事缩手缩脚,遇事容易用逃避退缩的方式应对;且苛求完美,很难同别人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关系。

如果我们一方面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又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对孩子的行为和交往进行干预和限制,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很容易导致孩子处处被动,很难形成积极主动的人格。这样的父母,有的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高,对孩子期望很高,不能容忍孩子的一点儿落后;有的是由于对家庭教育的物质投入过多,从而对孩子进行粗暴干涉。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展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85年,在日本举办的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棵长有13000个果实的西红柿树。这棵西红柿树,是从普通的西红柿幼苗中被选出来的,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把它种在土壤里,就算有再好的遗传基因,也不会结出如此多的果实。实验人员把这棵西红柿幼苗从泥土中取出来放在水槽里,把普通肥料以适当的浓度溶化在水里作为植物营养成分;然后进行水温和水流的管理,并供应充足的氧气。也就是说,这棵西红柿树是用“水耕法”的方式培养才结出了13000个果实。

这说明,因为先天基因基本相同,所以后天生长的条件,即优越的生长环境、充足的养料以及细心的照料,才是这棵西红柿长成大树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0~6岁,我们要给孩子创设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尽情玩耍,与社会广泛接触。除此以外,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自由的心灵空间,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自由发展。比如上面的第一个例子,妈妈应该让岚岚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课外项目。这样,岚岚会拥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她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特别提醒: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孩子的潜能。但要注意给孩子自由也要有一个限度,不要纵容孩子的不正当行为。少设置条条框框,不等于取消所有的规则和约定。

面对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摔倒在地上时,都会过去扶孩子,甚至会安慰孩子,或者用物品来奖励孩子。这样做完全代替了孩子,孩子并不能真正地成长。有些父母认识到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能帮办,想着应该让孩子独自去克服困难,但是却不提供指导,反而常常呵斥孩子的无能。这样则会使孩子失去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后一遇到困难就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永远无法战胜困难。

——崔华芳《让孩子吃点苦: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

在小区的空地上,楠楠在妈妈的帮助下练习轮滑。楠楠戴着护膝和护腕,还戴着头盔。她小心翼翼地拉着妈妈的手,妈妈弯着腰整个身体支撑着楠楠,不让她滑倒。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楠楠和妈妈一起摔倒了。妈妈伸手下意识地保护楠楠,重重地摔在地上,胳膊都摔破了;而楠楠因为戴着护膝护腕,一点儿也没摔着。可是,楠楠却放声大哭,责怪妈妈没有保护好她;妈妈艰难地扶着楠楠站起来,一边安慰她,一边查看她有没有受伤。

安安差一个月就3岁了,平时很可爱懂事。但是,妈妈发现了一个问题:一遇到困难,他就摇头拒绝,经常选择逃避的方式。妈妈鼓励他再尝试时,他还是摇头,还面带哭相。一天,安安想吃榛子,他剥了一个剥不开,就放弃了。妈妈告诉他要多试试,要勇敢地面对困难,想办法把它剥开,他就是拿着榛子哭着让妈妈帮他剥开。妈妈实在没办法,好说歹说都不行。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经常苦恼不已,就是为了孩子不能面对困难。妈妈们说:“孩子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稍微难一点儿,就产生畏难情绪,要么发脾气,要么要大人帮他,什么时候孩子才能自己面对困难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敢面对困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