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君临天下-第四章、六部内阁制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六部内阁制(2 / 2)

肥义却不生气,问道:“李大夫所说,皆是贤臣,但是敢问李大夫,您所司何职?”

“我管的是赋税的。”李兑道。

“很好,那么朝堂之上,管辖赋税的人有多少呢?”肥义又问。

“一共有七人。”李兑道。

“李大夫平时行使职责,是不是经常遇到职责和其他六人互有冲突的情况呢?若是国中赋税有什么事,那么下面的人应该向谁请示呢?国中赋税收不齐,国君应该找谁问责呢?”肥义一连串的发问,把李兑给问住了,这回群臣也都静悄悄的,没人敢再说话。

肥义说的问题不仅在赵国,在各诸侯国也都存在,只是各国都集中精力放在军事上,这些内政到很少有人去注意到。肥义见没人说话,就将昨日所商讨的的六部内阁制说了出来,众大臣听着,也感觉这个官制不错,只是把职权区分清楚了,并没有触动到他们的饭碗,所以也都没有什么大意见。

“寡人以为,丞相所言不错,众爱卿认为如何?”赵雍自然完全同意,现在只是试探一下百官。

“臣等以为甚妙,若行此法,赵国必盛。”大臣们早就受尽职责不清之苦,现在这个六部内阁制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国君也表示支持,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都纷纷叩头通过。

“甚好。寡人这就立下六部制,设户部、兵部、礼部、吏部、刑部、工部,着李兑为户部上大夫,仇液为兵部上将,吕嘉为礼部上大夫,楼缓为吏部上大夫,陈苍为刑部上大夫,栗腹为工部上大夫,丞相统领六部,至于内阁阁员,由于此事体大,尚容日后再做商讨,其余人等按照职权划归到六部中,各部所设各司,由各部上大夫与寡人和丞相商议。”赵雍很快就把六部的上大夫定了下来,这些人员本来就是他想好的,至于各部成员以及职权,还得用些时日才能够确定。

“国君英明!”众臣大喜,升官的升官了,没升官的等下朝后给各部上大夫送点礼也能搞定,而且实行六部内阁制以后,官员的编制扩大了,有的还在打着小算盘把自己的亲戚拉进来。

“那好,既然六部内阁制已经定了下来,寡人以为,官吏的选拔规则也得变变,寡人就实行个科举选官吧,以后各官员的选拔都要经过考试,选出合格者,再由寡人与吏部授予官职。众卿以为如何?”赵雍趁机问道。

“臣以为不可。”张迩出列道,“我等位列公族,实是受了祖上恩荫,我祖张孟谈于赵国有大恩,因而受了赵襄子封赏,位列公族,世代世袭,祖先有德,子孙受到祖先恩泽,于情于理,都是当然,难道我等子孙以后当官还要经过考试吗?”

张迩的发话得到了一系列公族的响应。

张迩是张孟谈的后代,当年赵襄子的时候,晋阳被智伯围困,还被水淹了整座城,幸得张孟谈献策,策反了韩康子、魏桓子,共同杀了智伯,才解了晋阳之围,后来张孟谈被赵襄子封为公族,世代世袭。赵雍此时要以科举取代世袭为官的祖制,公族的张迩当然不乐意。

“寡人想好了,公族今后就世代享有爵位俸禄,若要为官,还得经过科举。”赵雍道。

堂下大臣本来有一部分就是依靠各种功劳当上的,早看不惯那些毫无尺寸之功的纨绔子弟作威作福,如今见到赵雍实行科举,深以为妙,忙呼万岁。

张迩等人虽然不服,但看这情势也不好再朝堂上撒野,搞不好还会成为赵成第二,只好跟着山呼万岁,日后再算。

早朝总算结束,群臣退下。想到早朝上解决了吏治这个症结,赵雍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