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商讨完毕,都大松了一口气,经过今日之讨论,已经把新政的大体框架确定下来,日后的具体实行,还需要和群臣商讨论证方能确定。
众人下去,赵雍趁着寝宫里清净,一个人坐在席上看书,不久就坐得膝盖酸痛酸痛的,这战国名堂就是多,人跪在席子上叫做坐,赵雍哪里习惯这种坐法,这两个多月来他的膝盖上早就跪出了厚厚一层茧,走路腿脚都发麻,看来得趁着这个新政之风搞出几把椅子,对了,还得搞个专利,到时候谁想搞这一行就得交专利费,又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法子。赵雍很为自己聪明的头脑骄傲,忙把这个点子记了下来,等下就交给栗腹去做。
还有,这看各国的文字也真够辛苦的,天下十一国,各国文字都不一样,赵雍来了两个多月,还是认不齐赵国的文字,平时都是让宦官帮忙念奏折,他主要看些隶书的写成的书。看来,要是废除赵国文字,全国通行隶书,那可就大大方便了。
当然,这并不只是方便他一个人,赵国的文字真正在赵国也没有多少平民百姓认识,主要是太难写,隶书书法简单,是普通平民百姓创造出来的文字,在天下各个诸侯国都能通行,若是能够统一文字,那么赵国吸收外来文化就方便得多了,社会各阶层交流也方便多了。隶书早已在天下通行了一百多年,若是此时实行文字统一,难度也不大。
看来,后面还有好些事要费脑筋,幸亏战国人没有受儒家思想毒害,当时百家争鸣,而赵国又因为地处中原和胡地交接处,民风更是开放,这样,赵雍想要实行改革,受到的阻碍倒小了很多。
第二天早朝,众臣叩拜毕,赵雍满脸愁容,有大臣请奏也毫不搭理,大臣们看情况莫名其妙,只有肥义出列问道:“国君心情不佳,莫不是有什么苦恼事?”
赵雍愁道:“昨夜寡人有一梦,梦到庭前长了棵大树,树高千丈,树上结有一个硕果,隐约若有龙在里面显现,整棵树都祥瑞非凡,天帝突然降临,对寡人说,吃下此果则可让赵国强盛。但寡人看见此树笔直,从树根往上数百丈都没有一个枝杈,寡人想摘下此果,却又上不得树,想到我赵国兴盛无望,是以忧心忡忡。”
赵雍这番话像颗大石头砸在了水塘里,瞬间激起万重波浪,群臣顿时乱哄哄的互相讨论着。赵雍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昨天他还怕变法没人支持,就胡乱编了个梦,没想到这些迷信的大臣们还真被这个梦弄成这样。
这时上大夫李兑出来安慰道:“国君不必忧心,这只是一个梦,虚幻之事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有国君在,我们君臣一心,必能共振赵国。”
赵雍心里掠过一丝的感动,这李兑也是忠心耿耿于赵武灵王的,腹中也着实有些能耐,是个治国安邦的良才,在他的管辖下,国中赋税颇丰,国库殷实,是故官拜上大夫,有他这么一说,应是发自肺腑,很是能打动人心。
李兑的发言得到了多数大臣的认可,纷纷安慰赵雍不必忧心。赵雍在殿上听着他们的话,心里暗暗笑着,没想到自己胡乱编造的一个梦就能够收到如此效果,好戏就要出场了。
“李大夫之言差矣,老夫以为,此梦大有玄机。”这时一个苍老而洪亮的声音响起,把满堂的人都镇住了,正是肥义,大伙儿都捏了一把汗看着肥义,心道肥义你这老儿搞的什么鬼,我们好不容易才把国君哄住了,现在出来捣什么乱。
“当年,先祖赵简子曾经做有一梦,梦见天帝给他封地,后来赵国果然得以立国。如今国君梦到天帝赐与神果,实乃国之吉兆也。臣恭贺国君!”肥义说着往地上一跪,再一拜。
群臣见肥义说得有理,都暗道这老儿果然是只老狐狸,竟然能把凶兆说成吉兆。随后也都拜下山呼万岁,共同庆祝赵雍获得神果。
“丞相所言差矣,若得神果,则是吉兆,但那神果高挂在树上,树上有没有枝杈,梯子也不够高,寡人却是摘不到,如此,当是凶兆矣。”赵雍依然满面愁容。
“国君莫愁。古人云,君者,树之干也,臣者,树之枝也。国君梦到那树只有树干没有树叶,是因为没有贤臣辅助啊。”肥义道。
肥义这话可把朝堂这大锅炸开了,大臣们怒气冲天,对肥义大骂的大骂,讽刺的讽刺,还有的政敌抓住这个机会上奏赵雍要处死肥义,搞得朝堂上一片热闹。
李兑冷笑道:“丞相说我国没有贤臣,那么丞相算不算?吕大夫、陈大夫、栗大夫、楼大夫算不算?难道国君多年来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了吗?”